[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做掺合料制备道路混凝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2344.8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田;宋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4;C04B18/08;C04B1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钢渣 矿渣 粉煤 掺合 制备 道路 混凝土 方法 | ||
1.一种利用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做掺合料制备的道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胶凝材料、拌合水、粗细集料、外加剂组成;胶凝材料由水泥、掺合料(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标号为42.5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3. 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凝材料由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复合而成,各组分质量百分比:水泥40%~80%,钢渣微粉5%~20%,矿渣微粉5%~20%,粉煤灰5%~20%;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分别控制在400~600 m2/kg。
4.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集料坚固性<8%,含泥量<1%,表观密度>2500kg/m3,采用连续级配,粒径控制在0.15~4.75mm,细度模数为2.5~3.2;所述的粗集料坚固性<8%,针片状含量<15%,含泥量<1%,表观密度>2500 kg/m3,为连续级配,粒径控制在4.75~26.5mm,其各粒径区间质量百分比:4.75~9.5mm为15%~25%,9.5~16mm为25%~35%,16~26.5mm为40%~60%;砂率控制在31%~41%。
5.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混凝土的水胶比控制在0.35~0.45。
6.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植物蛋白引气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5%~2.5%,植物蛋白引气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5%~1.5%。
7.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混凝土的拌合流程:
(1)先将上述粗细集料按设计配合比称量,倒入强制式搅拌机,再加入上述胶凝材料,开动搅拌机转动1.5~3.0min,混合均匀;
(2)将上述外加剂按设计配合比称量,先加入到称量好的拌合水中,之后连同拌合水一并加入搅拌机,搅拌3.0~4.5min,混合均匀;
(3)关闭搅拌机,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23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