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既有城市高架桥改造成互通式立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2538.8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陆;王澄;赵堃;程贤鹏;孙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城市 高架桥 造成 互通 立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既有城市高架桥改造成互通式立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环线的大规模建设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般建设于城区的边缘地带,多以高架桥形式敷设,是城市快速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建成初期,对缓解城市交通及矛盾发挥了很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车辆拥有量、路网密度、道路规模及人口流动频率等指标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早期位于城市边缘区位的地带,目前已经拓展为城市中心区,许多城市主干道的交叉路口往往成为通行能力低、人车混行、安全隐患多交通“瓶颈”,迫切需要建设人车分离、各类交通“各行其道”的互通式立交系统,而这时早期建设的环线高架桥由于当时立交规划的不足,往往成为制约立交方案选择的控制条件,如何利用既有桥梁条件,综合规划立交体系,就成为本技术研究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其次,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逐步发展,城市中心内桥梁的形式和数量越来越多,从最开始修建在河道上的桥梁,发展到现在的道路立交桥、城市高架桥及轻轨桥梁等,由于桥墩的阻隔,桥下用地空间的使用受到限制,桥下空间的使用效率普遍较低。
再次,城市中心区周边商圈云集,人流量较大,交叉路口采用红绿灯管控人流交通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车辆及人流过街的需求,也大大弱化了商圈的吸引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既有城市高架桥改造成互通式立交的方法,从而更合理地引导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的交通路径,解决城市道路交叉路口通行能力低、人车混行、安全隐患多的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既有高架桥作为互通式立交的第一层,沿既有高架桥两侧对称改造至双向八车道;
步骤二:在既有高架桥桥台处,对称设置四个苜蓿叶匝道,形成左转定向匝道并与地面层主干路连通;
步骤三:在既有高架桥和地面层主干路分别设置有右转定向匝道,左转定向匝道、右转定向匝道及地面层主干路共同构成立交第二层;
步骤四:在四个右转定向匝道两侧均设置下沉式广场,通过下沉式广场与地面层形成的高差,在下沉式广场上设置能够通过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口”字形非机动车及人行联络通道,并形成立交第三层。
在左转定向匝道围合的区域内设置调蓄池。
所述下沉式广场内开设有连接地铁出口的通道。
所述步骤四中,下沉式广场与地面层形成的高差为4.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加宽既有高架桥,在高架桥上增加四个苜蓿叶左转定向匝道;在地面上设置四个右转定向匝道;同时在各象限的地块内,对称设置四个下沉式广场;并通过“口”字形下穿通道进行连接,形成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的慢行交通系统,巧妙地将高架桥、地面道路及下穿人行通道三层立交布局有机的结合起来,各种交通路径互不干扰,彻底解决了人车混行、安全隐患多的难题,在保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本方法不仅可以缓解城市高架中心区设置立交用地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加强城市中心区高架桥下空间的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进一步的,本发明设置有调蓄池,有效的解决了周边下沉广场的雨水排放问题,减小了既有市政排水管道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既有高架桥1作为互通式立交的第一层,沿既有高架桥1两侧对称改造至双向八车道;
步骤二:在既有高架桥1桥台处,对称设置四个苜蓿叶匝道,形成左转定向匝道2并与地面层主干路3连通;
步骤三:在既有高架桥1和地面层主干路3分别设置有右转定向匝道4,左转定向匝道2、右转定向匝道4及地面层主干路3共同构成立交第二层;
步骤四:在四个右转定向匝道4两侧均设置下沉式广场5,通过下沉式广场5与地面层形成的4.0m高差,在下沉式广场5上设置能够通过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口”字形非机动车及人行联络通道6,并形成立交第三层。
步骤五:在左转定向匝道2围合的区域内设置调蓄池7。
步骤六:所述下沉式广场5内开设有连接地铁出口的通道。
本发明的下沉式广场及其间联络的人行通道,形成人流的有序集散引导路径,提高了周边商圈吸引力,缩短了人流进出地铁站的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2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肠癌三草汤
- 下一篇:治疗胃脘胀痛的中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