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稠油热采方法及其井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2733.0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3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聪;阚长宾;冷冰;李辉;黄鹤楠;黄小雷;刘江玲;黄小静;李明德;孙鹿恒;方梁锋;王菲菲;林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3 | 分类号: | E21B43/243;E21B43/24;E21B4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热采 方法 及其 | ||
1.一种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布置井网,所述井网包括:位于油层中的第一水平井,其分别具有穿出地层的第一竖直段和与所述第一竖直段相连通的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井,其分别具有穿出地层的第二竖直段和与所述第二竖直段相连通的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下方;
向所述第一水平井以及所述第二水平井中注入高温蒸汽,以使油层建立热连通;
向所述第一水平井内持续注入空气,下入点火器并通过所述点火器对所述第一水平井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加热后的空气与油层中的稠油结合引燃油层产生流动油,所述第二水平井承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所述第二水平井内的流动油;
通过所述第二水平井将所述流动油举升至地面;
所述第二水平段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正下方,所述井网还包括至少两个直井,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两侧;
所述第一水平井的第一水平段位于距油层上界的1/4-1/3处,所述第二水平井的第二水平段位于油层底界,所述直井为射孔井,所述射孔井的射孔段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二水平段之间的平面内,其中射开层为油层厚度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还包括直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油层热连通后,将所述第一水平井和/或所述第二水平井关闭并焖井后,打开所述第一水平井和/或所述第二水平井,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水平井和/或所述第二水平井自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水平井、所述第二水平井、以及所述直井中注入高温蒸汽,将所述第一水平井、所述第二水平井、以及所述直井关闭并焖井后,打开所述第一水平井、所述第二水平井、以及所述直井,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水平井、所述第二水平井、以及所述直井自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入高温蒸汽后,所述第一水平井内下入第一管柱以及第一举升管柱,所述第二水平井内下入第二管柱以及第二举升管柱;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用于向油层中注入高温蒸汽,所述第一举升管柱和所述第二举升管柱用于在油井自喷后,分别举升进入述第一水平井以及所述第二水平井内的流动油;所述直井内下入注采一体化管柱,其用来先向油层中注入高温蒸汽,油井自喷后,再举升进入述直井内的流动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井的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水平井的第二管柱内分别下入带有热电偶的第一监测管柱和第二监测管柱,所述第一监测管柱和第二监测管柱用于监测油井内的温度,并根据油井的温度调整注入的高温蒸汽注入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吞吐预热后,将所述第一水平井的第一举升管柱提出所述第一水平井外,将直井内的注采一体化管柱提出直井外,在直井内下入第三举升管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水平井的第一水平段的油套环空内下入至少一个第一封隔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水平井的第一管柱内持续注入空气,将点火器先置于所述第一水平井第一水平段的第一管柱尾部,尾部空气加热至预设温度后,逐渐向井口端牵拉点火器,逐次点火加热第一油管中的空气到预设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点火引燃油层后,将第一管柱内的点火器提出第一水平井外,在直井内下入第三监测管柱,根据各油井的温度调整注入的空气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井的第二举升管柱与所述直井的第三举升管柱分别用于举升火驱后流入所述第二水平井与所述直井内的流动油。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1所述的稠油热采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力火驱包括火线推进阶段,直井作为生产井,同时也排放尾气,尾气排放量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27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施工移动式钢管排架
- 下一篇:一种带热力学隔板的分段释放井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