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组装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3230.5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6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科晓;何国良;林科标;林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南县富时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6/0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知 |
地址: | 53739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组装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池领域,为了使得电池外观更美观,并且保护电池免收外来冲击,电池的侧壁均会套上热缩膜,热缩后对电池进行保护。
市场上目前只有电池热缩膜套管张开设备,这种套管撑开设备多为采用真空吸力来吸开的模式,因为各厂家的热缩膜厚度规格存在差异,并且同一卷热缩膜也可能存在厚薄不均匀的情况,而真空吸力是需要预设,然后保持恒定吸力来张开热缩膜套管的,这就使得厚度较大的热缩膜套管有可能因为吸力不够而无法张开,造成套管材料浪费,并且有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工序,这也是造成套管张开后,电池芯无法自动插入套管连续进行的原因。
因此,现有技术设备只是到张开热缩膜的这一工序的自动化,没有办法在张开热缩膜套管的同时,将电池芯插入其中,这一步往往经过人工来实现,效率低,速度慢,人工成本高。
同时,电池生产工序中下一步热缩工序,采用的热缩机原理均是用收缩薄膜包裹在产品或包装件外面,经过加热,使收缩薄膜收缩裹紧产品或包装件,充分显示物品的外观,提高产品的展销性,增加美观及价值感。经过热热缩机包装后的物品能密封、防潮、防污染,并保护商品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尤其是当包装易碎品时,能防止器皿破碎时飞散。此外,可减低产品被拆、被窃的可能性。
热缩机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由于要适应各种不同工况条件的要求,因而热缩机的品种繁多数量巨大。我国的热缩机制造业十分庞大,热缩机厂家数以千计,遍布全国,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热缩机产量和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热缩机因为热缩膜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传送机构的底部或侧部,因此普遍存在收缩膜收缩的时候因为受热不均,而容易发生收缩不均匀,在包装物上容易产生褶皱、贴合不够紧密、容易脱落等问题,尤其是电池热收缩膜在包裹在电池的侧壁上时,因为要形成圆柱型包裹,受热不均匀而发生的贴合不够紧密,产生褶皱,发生脱落等问题会进一步被放大,从而影响电池本身的质量。
这两个关键工序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使得电池芯装配包装过程无法实现连续化作业,这也是目前电池装配领域最为耗用人工的部分,增加了电池生产的人工成本,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池组装生产线,该电池组装生产线具有结构科学合理,套管切割带电池芯插入,热缩连续化进行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
本发明所述的电池套管机,包括套管输送切割机构和电池芯输送机构;所述的电池组装生产线,包括电池贴面垫机I、电池套管机Ⅱ和电池热缩膜热缩机Ⅲ,所述的电池贴面垫机I、电池套管机Ⅱ和电池热缩膜热缩机Ⅲ依次连接;所述的电池套管机Ⅱ包括套管输送切割机构、电池芯输送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的套管输送切割机构包括套管卷料盘、撑开柱、传送轮、切割装置;所述的电池芯输送机构包括电池芯输送装置和电池芯顶出装置;所述的电池芯输送装置末端设置电池芯顶出装置;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气缸和出料通道;所述的套管卷料盘上安装套管卷料带,所述的撑开柱的一端为撑开端,该撑开端为圆柱向扁平状态逐步收拢的结构,扁平的侧边位于最外侧,套管卷料带从该扁平的侧边伸入,被撑开柱撑开,撑开柱的另一端与电池顶出装置的顶出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传送轮位于撑开柱两侧,其与撑开柱之间微有接触,通过传送轮的转动,使得套管卷料带从撑开柱的撑开端沿轴向输送;所述的切割装置位于撑开柱的另一端;所述的出料通道设于电池芯顶出装置与撑开柱的另一端之间,撑开的套管卷料带进入出料通道,电池芯顶出装置将电池芯顶入位于出料通道的套管卷料带,同时切割装置对套管卷料带进行切割;所述的出料气缸设于出料通道的起始端,其活塞杆正对着出料通道的出口,所述的出料通道的出口连接至电池热缩膜热缩机Ⅲ。
所述的撑开柱的撑开端的轴向截面为三角形或者楔形,最宽处的长度不超过撑开柱的直径。
所述的电池芯顶出装置包括储料槽、电池芯出口、顶出气缸,所述的储料槽设有电池芯出口,所述的顶出气缸的顶出活塞对应电池芯出口设置,顶出活塞伸展时穿过储料槽的侧壁将电池芯从电池芯出口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南县富时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平南县富时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3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