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4072.5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狄友波;赵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8/06 | 分类号: | D01F8/06;D01F8/16;C09K5/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造 相变 丙纶 | ||
1.一种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是以丙纶为载体,聚乙二醇基聚氨酯为相变储能材料,将所述相变储能材料通过熔融共混包覆在载体内部,以熔融纺丝法制备成的丙纶纤维,其中所述丙纶载体占纤维总质量的50~95%,相变储能材料占纤维总质量的5~50%;所述相变储能丙纶的单纤强度1~10cN/dtex,相变温度-10~100℃,相变焓5~100kJ/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其中所述的聚乙二醇基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是以聚乙二醇为软段,以异氰酸酯、1,4-丁二醇为硬段,按照聚乙二醇、异氰酸酯与1,4-丁二醇的原料质量比为1∶0.01~2∶0.1~2合成的,具有聚氨酯结构的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其特征是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20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其特征是所述的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非黄变型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其特征是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聚乙二醇和异氰酸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惰性气体保护下40~80℃反应0.5~5小时,再加入1,4-丁二醇扩链反应0.5~4小时,蒸发回收有机溶剂得到固体聚氨酯型相变储能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其特征是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丁酮、乙酸乙酯、氯仿、甘油醚、二氧六环、甘油酯或芳香烃中的一种。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纶载体母粒与相变储能材料以所述质量百分含量共混后加入高温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共混纺丝母粒,再将共混纺丝母粒在熔融纺丝机中形成熔体,通过喷丝孔挤出形成熔体细流,经空气冷却固化形成初生纤维,再经过上油、卷绕、牵伸,制成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织造的相变储能丙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后处理工序:配制0.5~15wt%的改性氨基有机硅水溶液,调节pH值至6制成整理浴,将相变储能丙纶按照1∶10的浴比加入所述整理浴中处理5~45min,取出脱水后,65~100℃恒温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40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