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视镜转向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4099.4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罗中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Q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李海华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转向 辅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视镜转向控制领域,特别涉及汽车的后视镜转向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于车辆后视镜的控制,仅仅局限于当转向灯被向左拨动时,位于左后视镜上的左转向灯闪光,当转向灯被向右拨动时,位于右后视镜上的右转向灯闪光,由于后视镜的本身结构较小,左、右转向灯所占的空间较小,醒目度不够,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转向醒目度、增加车辆安全及人身安全的后视镜转向辅助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视镜转向辅助系统,包括分别设于左、右后视镜上的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以及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左、右后视镜内的左转向电机M1以及右转向电机M2,左转向电机M1和右转向电机M2与左、右后视镜镜片对应连接以驱动该镜片绕竖直轴转动,所述左转向电机M1及右转向电机M2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联接。
作为优化,还包括分别设于左、右后视镜的镜片上的左转向箭头灯以及右转向箭头灯,所述左转向箭头灯及右转向箭头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联接。
作为优化,还包括分别设于左、右后视镜的壳体上且位于相应转向灯附近的左SOS求救灯及右SOS求救灯,所述左SOS求救灯及右SOS求救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联接。
作为优化,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转向灯开关K1、闪光继电器J1、左转向继电器J2、右转向继电器J3;所述转向灯开关K1包括一动端、第一及第二不动端,所述闪光继电器J1包括输出端子L、火线端子B以及搭铁端子E,所述左转向继电器J2包括线圈J2A以及触点KM-1,所述右转向继电器J3包括线圈J3A以及触点KM-2;所述转向灯开关K1的动端接+12V电源,第一不动端与左转向继电器J2的线圈J2A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J2A另一端接地,所述左转向继电器J2的触点KM-1的第一端与闪光继电器J1的输出端子L连接,闪光继电器J1的火线端子B接+12V电源,搭铁端子E搭铁,所述触点KM-1的第二端与左转向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左转向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转向灯开关K1的第一不动端还与左转向电机M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左转向电机M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转向灯开关K1的第二不动端与右转向继电器J3的线圈J3A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J3A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右转向继电器J3的触点KM-2的第一端与闪光继电器J1的输出端子L连接,所述触点KM-2的第二端与右转向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右转向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转向灯开关K1的第二不动端还与右转向电机M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右转向电机M2的接地端接地。
作为优化,所述触点KM-1的第二端还还与左转向箭头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左转向箭头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触点KM-2的第二端还与右转向箭头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右转箭头灯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优化,还包括SOS开关K2,所述SOS开关K2包括一动端、第一及第二不动端,所述SOS开关K2的动端接地,所述SOS开关K2的第一不动端与左转向箭头灯、右转向箭头灯、左转向灯、右转向灯的第二端以及与左转向电机M1以及右转向电机M2的接地端均相连,所述SOS开关K2的第二不动端与左、右SOS求救灯的第一端均相连,所述左SOS求救灯的第二端与所述触点KM-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右SOS求救灯的第二端与所述触点KM-2的第二端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左转向箭头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并联并且排列呈箭头形状,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触点KM-1的第二端连接,阴极接地。
作为优化,所述右转向箭头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并联并且排列呈箭头形状,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触点KM-2的第二端连接,阴极接地。
作为优化,所述左SOS求救灯以及右SOS求救灯分别采用多个发光二极管并联并且排列呈“SOS”状,左SOS求救灯的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触点KM-1的第二端连接,阴极与SOS开关K2的第二不动端连接,右SOS求救灯的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触点阳极与所述触点KM-2的第二端连接,阴极与SOS开关K2的第二不动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4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前围板垫
- 下一篇:具有湿气传输成型罩杯的运动胸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