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地心引力生成及其作用强度的理论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5657.9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2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洪;王昌益;王耀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洪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65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地心引力 生成 及其 作用 强度 理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地心引力生成及其作用强度的理论与方法,其属于物理学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早在300多年前,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家们成功地解释了行星的运动、月球的运动、潮汐形成的原因等科学问题,并在1846年发现了海王星。直到今天,计算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的轨道,仍然离不开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概念中包含一些令人费解的问题,如万有引力究竟是怎样实现吸引作用的?对于相距很远的两个天体之间的超距离吸引力是即时的,比光速还要快得多,它是怎样传递的?这些问题构成了无解之谜。
1913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建立了万有引力场论。他认为任何物体周围都存在引力场,而引力场存在于弯曲的时间和空间里,引力场是通过引力波传播,而引力波是通过引力子使物体相互吸引的。爱因斯坦的理论又增添了新的费解问题——弯曲的空间和时间在哪里?什么样子?特别的引力子又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都是费解的。
在爱因斯坦理论基础上,一些科学家开始了在宇宙中寻找能产生引力子的源泉的工作。从1974年到1978年底,他们在波多黎各用天文望远镜,对15000光年远的射电脉冲双星进行了观测,声称间接地证实了引力子的存在。受这一结论的鼓舞,科学家研制了高灵敏度的激光干涉仪,认为只要引力子一出现,它们就能被认出来。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引力子的面目究竟如何仍然还是个谜。
本发明者通过近30年的研究认为,引力子就是那些来自宇宙中各种天体的辐射和反射的、在宇宙空间来来往往到处穿梭的各种微观运动物质粒子流中的各种粒子。这些微观运动物质来自各种天体的辐射,又反过来对天体形成无休止地聚冲作用、导致天体辐射现象的不断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理论对万有引力形成认识模糊的不足,提供一种根据作用学关于作用对立统一定量理论、从认识在地心引力作用下物体表现出来的性质差异角度出发而研究地心引力生成及其作用强度的理论与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研究地心引力生成及其作用强度的理论,根据作用学的对立统一定量理论的核心内容,即如下方程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洪,未经张志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5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网计算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支架顶梁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