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6893.2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5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吕跃东;姚颖;魏晓雪;朱万才;肖锐;李亚洲;刘建明;殷东生;温爱亭;郭树平;邢亚娟;翁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笃斯越桔 嫩枝 扦插 基质 及其 配制 方法 | ||
一种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无机基质嫩枝扦插需要换床移栽,移栽过程中会造成苗木的死亡,降低了出苗率,换床移栽基质为土壤,土壤质量较大,在容器苗造林时浪费人工的问题。本发明由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组成,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0.8‑1.2):(0.8‑1.2):(0.8‑1.2);配制方法是:生物质材料的建堆;生物质材料的发酵;扦插基质的调配。本发明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嫩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笃斯越桔嫩枝扦插基质均为无机基质,无机基质嫩枝扦插需要换床移栽,移栽过程中会造成苗木的死亡,降低了出苗率,换床移栽基质为土壤,土壤质量较大,在容器苗造林时浪费人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无机基质嫩枝扦插需要换床移栽,移栽过程中会造成苗木的死亡,降低了出苗率,换床移栽基质为土壤,土壤质量较大,在容器苗造林时浪费人工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基质,该基质由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组成,其中所述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为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0.8-1.2):(0.8-1.2):(0.8-1.2)。
一种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基质的配制方法,嫩枝扦插基质配制方法如下:
步骤一:生物质材料的建堆:
将生物质材料用1mm孔径粉碎机进行粉碎,其中所述生物质材料为锯末、稻壳和树皮,然后选取锯末、稻壳和树皮各1吨建堆;
步骤二:生物质材料的发酵:
将建堆的生物质材料加水至饱和持水量,然后添加所需的氮源和生物菌剂,将所需量的氮源在水里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添加到锯末、稻壳和树皮中分别充分搅拌混合;
1吨锯末加入2kg氮源、1kg生物菌剂、5kg米糠,1吨树皮加入5kg氮源、1kg生物菌剂、5kg米糠,1吨稻壳加入4kg氮源、1kg生物菌剂、5kg米糠,将所述生物菌剂和米糠混合均匀后撒入步骤二中搅拌混合后的生物质材料和氮源的混合料中,然后将加入氮源、生物菌剂和米糠的锯末、稻壳和树皮分别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料进行重新建堆发酵,并将重新建堆发酵的上述混合物料堆用草帘子覆盖;发酵过程中每天上午10点用温度计插入离表层50cm处测定温度,每天早晚掀开凉晒10分钟,以便为微生物提供充足氧气。当发酵温度达到65~70℃,并持续2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人工翻堆,然后温度再次达到60℃时,第二次翻动,发酵温度稳定在常温(20℃)就完成发酵;
步骤三:扦插基质的调配:
将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中任意两种与未经发酵的草炭按照体积比为(0.8-1.2):(0.8-1.2):(0.8-1.2)进行充分均匀翻堆搅拌混合,即得用于笃斯越桔的嫩枝扦插基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无机基质中笃斯越桔扦插生根后需要移栽换床,移栽后苗木成活率为90%,本发明不需要进行移栽,只需要对生根苗木进行防寒处理。
本试验采用草帘将苗木覆盖,并覆上积雪。这样既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又可以有效防止生理干旱引起的寒害造成苗木死亡。因省去了换床移栽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可达99%,且本发明基质质量仅为53.95%,适合容器苗上山造林,节省人工。
本发明同时使用无机基质(河沙+蛭石)与本发明的基质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6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