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7096.6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0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6/352 | 分类号: | B23K26/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材料 表面 处理 方法 使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化以可靠地粘合树脂部件等的金属材料的处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在金属部件的表面形成粗糙面来提高金属部件与树脂部件的密合性的现有技术,公知有喷砂(使细砂碰撞于金属面来使表面粗糙化的技术)。
在进行喷砂时,首先,在金属面粘贴遮蔽胶带(Masking tape),并且通过喷砂使上述金属面的所期望的部分活化(粗糙化)。接下来,除去喷砂所使用的磨料、金属废料,剥掉遮蔽胶带。最后,清洗包括金属面在内的整体。此时,磨料、金属废料的一部分残留于金属面,从而在将树脂部件等粘合于金属部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如下不良情况:上述磨料、金属废料的一部分被判断为粘合层的异物而成为工序内的成品率原因,妨碍粘合而使粘合强度降低最差的情况下使两者剥离。
另一方面,作为不使用这种喷砂的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使用激光的技术。
根据使用激光的技术,能够以激光照射的精度仅瞄准欲活化的部位,从而将喷砂置换为激光加工,由此不需要遮蔽胶带,能够省略遮蔽工序、进行喷砂后的金属面的清洗工序。此外,由于无需清洗工序,从而不会产生喷砂的磨料、金属废料的一部分所引起的树脂部件与金属部件的粘合力降低等的不良模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18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20957号公报
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而言,照射连续的激光形成为线状,该形成的激光照射痕迹的间隔为250μm以下。该发明是利用激光在金属部件的表面形成粗糙面来提高金属部件与树脂部件的密合性的技术。具体而言,是将邻接的粗糙面的间隔(影线(hatching)宽度)调整为250μm以下并将形成粗糙面的凹凸的深度调整为50μm以下的方法。而且,针对更加优选的影线宽度的范围,如该文献的段落(0025)所记载的那样,为100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此外,针对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的激光的照射范围,如该文献的段落(0030)所记载的那样,优选圆的直径为200μm以下,最优选为60~130μm。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各个激光的照射范围相当宽。
在金属部件的表面形成这种激光的照射范围较宽且影线宽度也较大的状态的粗糙面部,通常适用于使用将树脂以高压填充于金属模具的注射成型技术来将树脂部件固定在金属部件的粗糙面部的情况。因此,在代替使用注射成型技术而在该金属部件经由粘合剂等粘合层粘贴有树脂部件的情况下,金属部件表面的未经激光加工的基体区域残留较宽,因此导致产生粘合层从该未加工区域的剥离,从而无法充分地保持粘合力强度。
此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是利用激光加工技术来接合金属部件与异种部件的技术,在具有与异种部件接合的接合部的金属部件中,在沿某扫描方向进行了激光扫描加工后,沿与扫描方向交差的其他扫描方向进行激光扫描加工,从而形成上述接合部。
而且,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以使用于注射成型为前提。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有目的地使通过激光而破坏了的金属表面隆起,使邻接者彼此架桥,由此树脂基于注射成型时的压力而进入该桥梁的下方凝固,由此,具有锚固效应(anchor effect)的作用。但是,在经由粘合剂等粘合层将树脂部件粘贴于金属部件的情况下,无法利用注射成型时的压力,从而如图8所示那样粘合剂等无法进入至桥梁的下方,所以导致在本应发挥锚固效应的桥梁的下方及其附近形成空气层。其结果是,即使在该金属部件经由粘合剂等粘合层粘贴有树脂部件,粘合层紧密贴合于金属部件的表面的面积也相当小,从而无法充分地确保粘合强度,而导致树脂部件容易从金属部件剥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当经由粘合层在金属材料粘贴有树脂材料等不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该不同的材料难以从金属材料剥离的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力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如下,在利用激光使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化的表面处理方法中,通过各个激光照射而形成为圆状的各粗糙化区域中的邻接的粗糙化区域的各自的外圈接近,
上述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将基于各个激光照射而形成的各粗糙化区域的外圈的直径设为a,将基于各个激光照射而形成的粗糙化区域的邻接的中心间距设为d时,以成为0.5a<d<1.5a的方式在上述金属材料的表面的所期望的部位形成粗糙面粘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7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