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快速扫描和无动态排除的质谱采集模式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8420.6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4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华;张珅;单亦初;赵群;周愿;杨开广;张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对定量 肽段 质谱 定量准确度 采集模式 快速扫描 无标记 等重 二级质谱谱图 一级质谱扫描 动态模式 二级质谱 时间窗口 碎片离子 质谱扫描 后跟 谱分析 次质 谱峰 色谱 匹配 扫描 采集 保留 | ||
1.一种基于快速扫描和无动态排除的质谱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质谱数据采集方面,使用的是无动态排除模式下一个一级质谱扫描后接二十一次以上二级质谱扫描的质谱扫描模式;在无标记定量数据分析方面,使用两次质谱分析中同一色谱保留时间窗口下对应于同一肽段的谱图中匹配到的一个以上碎片离子的强度比值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肽段强度比值;在基于等重标记的相对定量方面,使用的是同一肽段对应的一张以上二级质谱谱图所反映的比例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肽段强度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质谱数据采集方面,使用的是无动态排除模式下一个一级质谱扫描后接二十一次以上二级质谱扫描的质谱扫描模式,其中二级质谱扫描的次数为21-100中的任意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标记定量数据分析方面,使用的是两次质谱分析中同一色谱保留时间窗口下对应于同一肽段的谱图中共同鉴定到的一个以上碎片离子的强度比值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肽段强度比值,所采用的碎片离子个数为1个到共同鉴定到的全部碎片离子个数之间的任意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等重标记的相对定量方面,使用的是同一肽段对应的一张以上二级质谱谱图所反映的比例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肽段强度比值,计算比例所用的谱图数目为1张谱图到该肽段对应的所有谱图个数之间的任意整数,且计算每张谱图比例的算法为PISA算法、force search或force find算法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质谱数据采集所采用的质谱仪按其质量分析器类型为四极杆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傅里叶变换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或磁质谱仪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84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