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情感机器人的智能家居环境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8973.1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5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解仑;韩晶;何志杰;王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G05B19/41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情感 机器人 智能 家居环境 协同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信息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情感机器人的智能家居环境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已成为今后家居和住宅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家庭服务型情感机器人将成为其中重要的设备。但现有的该类情感机器人大多不具备控制家居环境的功能,即使具备也只是简单的机械式控制,缺乏自主性与智能性。另外,智能家居的设备往往分散在房间的不同空间,需要布线和施工,且有些设备虽可通过无线传输和传感技术实现无线遥控,但这些设备并不兼容,设备与设备之间无法实现协调工作。
尽管人与情感机器人之间的交互技术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且对家居环境的控制技术也在飞速地发展,但在智能家居环境控制方面却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不同情感状态和行为动作对家居环境的需求,智能化程度低,目前仍不能满足人们对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导致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情感机器人的智能家居环境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不同情感状态对家居环境的需求、设备与设备之间无法实现协调工作,导致智能化程度、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情感机器人的智能家居环境协同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情感状态及智能家居环境数据;
对获取到的用户的情感状态和智能家居环境数据进行融合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生成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启动相应的智能家电设备对智能家居环境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获取用户的情感状态包括:
通过视频检测器实时跟踪和检测室内用户的行为动作;
通过视觉采集模块对跟踪到的用户的面部表情进行视频采集,并对情感机器人行进过程中的周围环境进行记录;
通过情感信息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视频的静态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基于静态图像的表情情感特征提取算法,将预处理后的静态图像与本地数据库中预存储的人脸情感特征进行匹配识别,确定用户当前的情感状态;
根据所述情感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用户当前的情感状态,通过情感表达模块显示用户当前的表情;
其中,所述情感状态包括:高兴、悲伤、生气、恐惧、惊讶、厌恶和/或平静。
可选的,所述获取智能家居环境数据包括:
通过环境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室内各项智能家居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的工作模式包括:正常工作模式、半睡眠工作模式和睡眠工作模式,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的工作模式不同,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的检测频率不同;
其中,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烟雾探测器、门窗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器和/或视频检测器,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采用的工作模式由所述视频检测器检测到的用户在室内的行为动作决定。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工作在半睡眠工作模式或睡眠工作模式时,根据采集到的各项智能家居环境数据对智能家居环境进行分析调节,使智能家居环境的各个指标保持在基准值,并将各项智能家居环境数据和智能家电设备的状态输出至显示屏显示;
当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工作在正常工作模式,且没有获取到用户的情感状态时,根据采集到的各项智能家居环境数据对智能家居环境进行分析调节,使智能家居环境的各个指标保持在基准值,并将各项智能家居环境数据和智能家电设备的状态输出至显示屏显示;
所述对获取到的用户的情感状态和智能家居环境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包括:
当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工作在正常工作模式,且获取到用户的情感状态时,若用户当前的情感状态与智能家居环境数据不匹配时,根据基于先验知识的数据融合算法生成与当前环境数据相对应的环境实际值;
将用户当前情感状态对应的环境值与智能家居环境的基准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比较得到环境的期望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分析结果生成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启动相应的智能家电设备对智能家居环境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所述期望值与环境实际值之间的差值,通过阈值分割法进行智能家居环境数据偏差分析,确定相应智能家电设备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智能家电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高强度模式,中强度模式,柔和模式,睡眠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8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