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醇醚胺类气体净化剂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89292.7 申请日: 2015-07-03
公开(公告)号: CN105032124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1
发明(设计)人: 朱新宝;陈慕华;孙冬梅;杨建平;刘准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怡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53/14 分类号: B01D53/14
代理公司: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贺翔
地址: 210037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醇醚胺类 气体 净化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胺类气体净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醇醚胺类气体净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化工企业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相关企业迅速发展,它们在为人类提供优质能源和基本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和生产问题。含碳(CO2)、硫(H2S、SO2或有机硫)工艺气体未经脱硫脱碳净化处理会使催化剂中毒,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和性能。目前,工艺气体的脱硫脱碳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湿法,其中尤其以有机胺法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

甲基二乙醇胺(MDEA)法是目前湿法工艺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在工艺气体净化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MDEA脱硫脱碳属于物理化学吸收法,在较高压力下,MDEA以物理吸收为主,在常压或低压下呈现化学吸收;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溶剂不易降解变质,对装置腐蚀较小等优点。MDEA法脱硫脱碳溶剂有如下特点:①MDEA对H2S和CO2的反应速率相差n个数量级,与H2S的反应是瞬时反应,对H2S的吸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但脱除有机硫的能力较差;②活性MDEA水溶液对CO2也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兼有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双重特点;③MDEA是叔胺醇,无活泼H原子,故溶剂不降解变质、稳定性较好,且蒸汽压较低,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小;④MDEA脱硫脱碳工艺的动力消耗较小。但MDEA也存在不足:分子中含有羟基,稳定性相对较差;分子量较小,蒸汽压相对较大,粘度相对较高;与物理吸收工艺相比,再生能耗相对较高。

聚乙二醇二甲醚(NHD)溶剂最早由美国联合化学公司开发并用于合成气净化,称为Selexol法。NHD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燃料气、合成气等混合气体中CO2、H2S、COS、烃、硫醇等的吸收,目前全世界已有数十套节能型的工业装置使用Selexol净化工艺。NHD法脱硫脱碳工艺有其独特的优越性:①对CO2、H2S和COS有很强的吸收能力;②溶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不氧化、不降解,应用时不产生气泡,不需要消泡剂;③由于是物理吸收,所以不会产生硫磺颗粒堵塞管道。设备运转平稳,操作稳定;④溶剂对金属无腐蚀,脱硫脱碳设备基本上可以全部选用碳钢;⑤溶剂冰点低,蒸汽压低,挥发性小,流程中不需设置洗涤回收装置,对人和生物无毒;⑥脱硫再生气能直接进克劳斯装置,回收固体硫磺;⑦整个工艺过程总能耗较低。但希望进一步提高其吸收H2S和CO2能力,降低溶剂的循环使用量,减少净化装置的运行能耗。

单一的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均存在各自的优劣势,物理吸收法再生能耗低,但净化度不高,单一的化学吸收法净化度高,但再生能耗高。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扬长避短,改善吸收性能,采用以物理溶剂为主要吸收剂、复配化学添加剂或以化学溶剂为主要吸收剂、复配物理溶剂的复配型或配方型脱硫脱碳溶剂。

单一醇胺法大多存在降解产物腐蚀性严重、无选择性、净化度不满足质量指标或易发泡等问题。除通过改进设备材质、优化操作条件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外,最有效的改进措施便是通过复配的方法从根源上克服这些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醇胺法工艺最重要的进展是普遍采用配方型溶剂,目前天然气和炼厂气净化大部分采用MDEA脱硫脱碳技术法,或者采用以MDEA为主要吸收剂、复配物理溶剂或化学添加剂的复配型或配方型脱硫脱碳溶剂。

《天然气与石油》(李正西.浅谈聚乙二醇二甲醚与醇胺的复配[J].天然气与石油,2008,26(1):42-45)和美国专利(CapobiancoPL,ButwellKF,KossakowskiEJ.Mixedsolventsystemfortreatingacidicgas[P].US4705673,1987-11-10)分别研究了NHD与二异丙醇胺(DIPA)、三乙二醇单甲醚(MTG)与甲基二乙醇胺混合复配的气体净化方法。MTG与MDEA复配溶剂中MDEA(ω)为22%~48%,同时将砜胺法中的环丁砜用廉价的聚醇醚代替,具有经济优势,而且能达到砜胺法的净化效果,再生能耗亦比解析全部通过化学方式吸收酸性气体所需的能耗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怡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怡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9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