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9951.7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蔡芝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28 | 分类号: | G01L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刹车 踏板 力度 测量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检测线上,需要对脚刹力度进行测量,目前,主要采用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对脚刹力度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的底座上没有设置固定装置,而是将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直接放置在脚踏板上,但是,由于脚踏板的上表面是倾斜的,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容易向下滑动,导致脚踏板的受力点位置偏离受力中心位置,脚刹受力方向测试准确度大大降低,脚刹力度测量准确度也就随之降低,而且,甚至会出现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从脚踏板上滑轮的情况,比较麻烦,而且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脚刹力度测量准确度高的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由受力板、应变梁、下压板组成,所述的受力板的前后长度与应变梁的前后长度相同,所述的应变梁的前后长度与下压板的前后长度相同,所述的受力板与应变梁之间设有一条上缝隙, 所述的上缝隙的长度小于应变梁的长度,所述的应变梁与下压板之间设有一条下缝隙,所述的下缝隙的长度与上缝隙的长度相同,且下缝隙关于应变梁的中心点与上缝隙中心对称,所述的下压板的前端焊接一个前挂钩,所述的下压板的后端设置两个后挂钩,两个后挂钩在同一高度上,所述的后挂钩的前端活动穿过下压板的内部伸到下压板的前端,且两个后挂钩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安装一个蝶形螺母,所述的应变梁内部固设有四个电阻式应变计,且四个电阻式应变计之间组成惠斯通电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使用方便;
2、脚刹力度测量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11-受力板;12-应变梁;13-下压板;14-上缝隙;15-下缝隙;16-前挂钩;17-后挂钩;18-蝶形螺母;19-电阻式应变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刹车踏板脚刹力度测量传感器,包括主体1,所述的主体1由受力板11、应变梁12、下压板13组成,所述的受力板11的前后长度与应变梁12的前后长度相同,所述的应变梁12的前后长度与下压板13的前后长度相同,所述的受力板11与应变梁12之间设有一条上缝隙14, 所述的上缝隙14的长度小于应变梁12的长度,所述的应变梁12与下压板13之间设有一条下缝隙15,所述的下缝隙15的长度与上缝隙14的长度相同,且下缝隙15关于应变梁12的中心点与上缝隙14中心对称,所述的下压板13的前端焊接一个前挂钩16,所述的下压板13的后端设置两个后挂钩17,两个后挂钩17在同一高度上,所述的后挂钩17的前端活动穿过下压板13的内部伸到下压板13的前端,且两个后挂钩17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安装一个蝶形螺母18,所述的应变梁12内部固设有四个电阻式应变计19,且四个电阻式应变计19之间组成惠斯通电桥。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将前挂钩16挂在脚踏板的前端,两个后挂钩17均挂在脚踏板的后端,旋转蝶形螺母18,蝶形螺母18的后端面开始与下压板13的前端面相接触,继续旋转蝶形螺母18,此时两个后挂钩17均会逐渐向前移动,直至后挂钩17与脚踏板的后端紧密接触后为止,这样脚踏板则被夹紧在后挂钩17与前挂钩16之间,这样测试人员只需脚踏受力板11,由于受力板11与应变梁12之间设有一条上缝隙14以及应变梁12与下压板13之间设有一条下缝隙15,此时下压受力板11时,应变梁12的会发生弹性形变,这样电阻式应变计19将应变梁12发生的形变转换为电阻的变化,即将感应到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电阻式应变计19通过导线将电信号输送给外部的测量仪,即可在测量仪上显示出对力度的测量结果,使用比较方便,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下压板13不会相对于脚踏板发生任何移动,因此,主体1也就不会相对于脚踏板发生任何移动,因此脚刹力度测量准确度显著提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9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