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炎药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0426.7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宝庭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1/02;A61K35/646;A61K33/24;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炎 配方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医药配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鼻炎药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我叫陈宝庭(曾用名陈保庭)男,65岁,安徽宿州泗县人,现居福建龙岩漳平市,据传我的远祖自己患鼻病很重,因某种原因十几岁便出门流浪。在游无所居岁月里,用中草药医好自己鼻病。由于受历史条件和各种因素影响,此方并未广泛流传,父祖辈因家庭有变故曾终止治疗。七十年代末,家父在深感自己时日不多之时,再三嘱咐我,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独特偏方再也不能失传。希望我能做的更好传与后人。为了充分利用和挖掘中华民族中草药医药宝库造福人类,圆家父和历代祖宗遗愿,现将“陈氏外敷草药鼻炎疗法”略述如下:药方简介:陈氏祖传中草药外敷鼻炎疗法,已有300多年历史,属民间偏方。三十几种草药皆采于纯天然原生之地(包括大山内)。凭借本身特有药性药理成分。经历代祖辈借鉴《黄帝内经》孙思邈《千金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医学名著,通过不断钻研实践、独创的神奇组合配制而成。此方治愈率百分之九十以上,对鼻炎向癌变发展且有抑制作用。近几年,慕名而来接受外敷疗法的患者络绎不绝,收到了鼻炎患者包括医学人士的肯定和好评。治疗范围: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引起头、面部、昏、晕、胀、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眼、咽喉、耳不适;腺样体肥大、鼻甲肥大、鼻腔黏膜受损、组织增生引起的呼吸困难;经常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涕、浓黄涕、鼻痒;干燥性、萎缩性鼻炎引起鼻腔毛细血管出血,鼻涕恶臭难闻,轻度嗅觉障碍等鼻病均可治疗。
用法与功能:属外敷鼻腔用药,不内服、不打针、不损害肝、肾,对人体代谢功能无影响,无副作用。将药直接放入鼻腔患处,每天一至二次(不受时间限制),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大部分患者一疗程感觉症状减轻。3-4疗程可治愈(特殊患者例外)。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是目前国内鼻炎患者(2周以上儿童和成人)都能够接受的一种独特疗法。更是当今各类鼻炎最佳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快速杀死各种病菌,清除局部炎症,激活鼻腔免疫功能,修复受损鼻粘膜,药性温和,药效持久、易渗透,直接作用于鼻粘膜炎症病灶。药性渗透于鼻粘膜下层组织鼻窦,息肉深处,剿杀深层病菌,直到化完为止。快速改善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促进黏膜新陈代谢,新生正常细胞,平滑肌细胞,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达到鼻炎康复目的。中草药外敷“涌泉穴”,是属内病外治独特疗法,药性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调节和增强气血功能,排出侵肺风热、风寒邪毒、激活肺能量。清除寒、湿之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疗效:陈氏“外敷草药鼻炎疗法”,安全无痛苦,疗效好,治愈率高。治疗方法简单,轻松,费用适中,所用中草药对人体无害,无抗药性,无依赖性,与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有本质区别。鼻炎是慢性病,疑难之症,它能折磨人们苦不堪言,影响了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损害了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影响儿童正常发育。为我中华民族复兴、强大、在圆我二个百年中国梦今天,我愿用此方为解除饱受鼻炎折磨之苦的人们贡献微薄之力。为此特呈报申请祖传“陈氏外敷草药鼻炎疗法”专利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鼻炎药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如下:
白桑根1.2%、广藿5%、青黛2.5%、辛夷1.5%、葛花3%、高良姜3%、蒲丁根2%、苍耳子2%、川穹3%、头发灰3%、附子3%、全蝎5%、荆芥1.2%、鹅肝食草1.2%、通草1.2%、升麻1.2%、藁本2%、连翘2%、旱莲草1.5%、密陀僧10%、川椒4%、甘草1.2%、贝母1%,苍耳子5%,白芍3%,小荷2%,细辛1.2%,知母1.5%,银花1.2%,炙甘草3%,北条参5%,茯苓4.5%,麦冬5%,黄芩3%,龙胆草1.2%,双叶5%。
工艺如下:首先将白桑根1.2%、广藿5%、青黛2.5%、辛夷1.5%、葛花3%、高良姜3%、蒲丁根2%、苍耳子2%、川穹3%、头发灰3%、附子3%、全蝎5%,混合搅拌10分钟,放置24小时~26小时之间,形成A组份;
然后、将荆芥1.2%、鹅肝食草1.2%、通草1.2%、升麻1.2%、藁本2%、连翘2%、旱莲草1.5%、密陀僧10%、川椒4%、甘草1.2%、贝母1%,苍耳子5%,白芍3%,小荷2%,细辛1.2%,知母1.5%,银花1.2%,炙甘草3%,北条参5%,茯苓4.5%,麦冬5%,黄芩3%,龙胆草1.2%,双叶5%,搅拌混合后,隔水加温至90度,加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之间,再放置12小时,形成B组份;
最后、将A组份与B组份混合搅拌,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宝庭,未经陈宝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0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钢悬挑脚手架用支撑架
- 下一篇:高层建筑室外作业吊篮的分体式悬挂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