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的温度组合电路模型及其参数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1116.7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5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袁慧梅;何静;韩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蓄电池 能量平衡电路 组合电路模型 电路 参数识别 电压响应 荷电状态 电池 电池开路电压 蓄电池 自放电电阻 电池容量 关系识别 极化参数 模拟电池 瞬态响应 温度关系 物理意义 状态估算 组合模型 内阻 逼近 直观 响应 预测 | ||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的温度组合电路模型,它由能量平衡电路和电压响应电路两部分组成,能量平衡电路,用于预测电池的可继续运行时间和荷电状态SOC;电压响应电路,用于模拟电池的瞬态响应,电路中的各元件是变量,根据环境的温度和SOC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温度组合模型的参数识别方法,它有四大步骤:一、荷电状态与电池开路电压关系识别;二、电池容量与温度关系识别;三、自放电电阻识别;四、内阻和极化参数的识别。本发明逼近蓄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真实响应,为电池的状态估算提供指导,具有特征鲜明、构造直观、物理意义明确、各参数方便识别、便于在工程中实现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的动态特性、引入温度影响因子的等效温度组合电路模型。特别涉及该模型的参数识别,确定电池开路电压、电池容量、欧姆内阻与温度的关系,并进行了自放电电阻识别、极化参数识别。本发明更加逼近蓄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真实响应,为电池的状态估算提供指导。属于模拟电路、电路仿真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hen和Rincón-Mora提出了一种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组合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由两个部分构成,左半部分称作能量平衡电路,右半部分称作电压响应电路。能量平衡电路模拟电池自放电、电池容量、电池剩余能量和电池运行时间,电压响应电路模拟电池对负载电流的电压响应。电容C表示存储在电池中相对比例电荷,设置电容初始值USOC=1表示电池充满,设置USOC=0表示电池完全放电,换句话说电池的荷电状态与USOC等价。电流源受负载电流Ib的控制。电容电压USOC随着负载电流Ib和自放电电流Id的变化而变化。Rsd代表电池自放电电阻。开路电压Uoc是受USOC控制的压控电压源,模拟电池的开路电压随着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变化特性。
该模型存在缺陷,它没有考虑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电池容量会随电池温度的上升而变大,这主要是由电解液性能引起的变化。当电池温度升高,电解液黏度降低、活性增加,离子扩散运动能力增强,使得电池实际容量变大,而电池温度下降时情况相反。所以电池的实际容量和电池温度是正相关的。如果在低温对电池充电,而在高温对电池放电,就会存在过量放电的危险,对电池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
此电池模型还不够完善,首先,模型没有考虑放电倍率的影响。其次,模型也没有考虑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它与实际的电池特性相比存在一定误差,尤其温度对电池的影响方面。基于这些考虑,在组合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温度组合模型,利用自制单体动力电池测试系统得到相关充放电数据,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积分法对此改进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
发明内容
1.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参数识别,用以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准确估算,具有特征鲜明、构造直观、物理意义明确、各参数方便识别且考虑温度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便于在工程中实现等优点。
2.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1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