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湿热带下、湿疹、热毒型皮炎、风湿热型体股藓的外用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1516.8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名草堂绿色植物科技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539 | 分类号: | A61K36/539;A61P17/00;A61P31/1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许振宏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湿热 带下 湿疹 热毒 皮炎 风湿热 型体股藓 外用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带下、湿疹、热毒型皮炎、风湿热型体股藓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妇女带下量明显增多,若带有脓、血,或特殊臭气,或有阴痒、腹痛、腰痛及其它症状,中医称为带下病。湿热带下是中医的名词术语,它包含了很多中医的名称解释;主要是在指湿和热相互交织、侵袭下而引起的妇科炎症,包括平常所说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许多妇科疾病。引起白带增多的原因通常有: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糜烂、淋病、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中医认为带下病是由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因此带下病的治疗重在调理肝、脾、肾、任带的功能。治疗原则以健脾、升阳、除湿、滋阴为主,佐以清热除湿、清热解毒、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等法。治疗上应注重“夫带下俱是湿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思想,充分体现“治带必先祛湿,祛湿必先理脾,佐以温肾固涩”之法。目前,主要采用内治结合外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外治法以祛邪、解毒、杀虫为主;包括中药外洗、中药熏洗、中药纳药等。通常有防风、荆芥、银花、黄柏、蛇床子、白矾煎水熏洗,或用百部、蛇床子、苦参、川椒、枯矾煎汤,睡前趁热熏洗。上述外用熏洗药不仅配伍复杂,而且使用也不方便。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目前,主要采用内治结合外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外治法通常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一般选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则选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
皮肤热毒多半是因为身体内分泌出现紊乱导致,还可能是因为过敏性的体质或者是遇到过敏源而导致身体出现过敏性反应,过敏性炎症会导致皮肤的搔痒红痛。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接触性皮炎表现一般无特异性,由于接触物、接触方式及个体反应不同,发生皮炎的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相同。轻症时局部呈红斑,淡红至鲜红色,稍有水肿,或有针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时红斑肿胀明显,在此基础上有多数丘疹、水疱,炎症剧烈时可以发生大疱。水疱破裂则有糜烂、渗液和结痂。如为烈性的原发刺激,可使表皮坏死脱落,甚至深及真皮发生溃疡。当皮炎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包皮、阴囊等处则肿胀明显,呈局限性水肿而无明确的边缘,皮肤发亮,表面纹理消失。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在临床上急性期可表现为红斑、水疱、渗出。亚急性、慢性接触性皮炎可表现红斑、粗糙、脱屑、皲裂。
目前,对于急性阶段的接触性皮炎通常采用炉甘石洗剂、振荡洗剂、曲安奈德霜、氯氟舒松霜、肤轻松霜等进行治疗,也可使用含有松馏油、糠馏油、氧化锌的油膏外涂。对于亚急性或慢性阶段的接触性皮炎一般以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松馏油膏、黑豆镏油膏、氧化锌油膏、红霉素、杆菌肽、莫匹罗星软膏、黄连素、汞剂等进行治疗。
体股癣是体癣和股癣的总称。体癣是除毛发、掌跖、及腹股沟以外的躯干和四肢皮肤受到癣菌感染。股癣是腹股沟部位的皮肤受到癣菌感染,特别是大腿根内侧和皱褶部位,严重者常可累及到腹部和臀部。目前通常以局部治疗为首选,常用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阿莫罗芬、环吡酮胺、利拉萘酯等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上述几种病症都是风热、暑湿、燥火等外邪侵入体内而造成脏腑功能异常,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从而使裸露的皮肤发生变态反应而形成皮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性过敏,因此若能以一种用药方便,遵循清热除湿、清热解毒、散寒除湿、活血化瘀原则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则无疑会极大地方便患者,减轻其痛苦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施药方便、疗效好、见效快,治疗湿热带下、湿疹、热毒型皮炎、风湿热型体股藓的外用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下列药材与浓度为55%的药用乙醇1000毫升配制而成:苦参20~30克、黄芩45~55克、千里光20~30克;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苦参、黄芩和千里光洗净、干燥、粉碎,过40目筛,用上述药用乙醇浸渍24小时;收集漉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名草堂绿色植物科技开发中心,未经贵阳名草堂绿色植物科技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1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电池管理装置及双余度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