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压旋转脉冲水射流破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1804.3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江红祥;杜长龙;刘送永;杨道龙;刘增辉;刘晓辉;姬会福;徐寒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25/60 | 分类号: | E21C25/60;E21C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周中民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压 旋转 脉冲 水射流 机构 | ||
1.一种超高压旋转脉冲水射流破岩机构,包括水射流截割头(1)、破岩机构壳体(2)和截割主轴(3),截割主轴(3)置于破岩机构壳体(2)内部,截割主轴(3)中部与破岩机构壳体(2)之间通过轴承组件连接,截割主轴(3)前端连接水射流截割头(1),截割主轴(3)后端连接驱动装置,截割主轴(3)内部开设有中心水道(3-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器(8)和液压马达(9),液压马达(9)输出轴与减速器(8)输入轴连接,减速器(8)输出轴与截割主轴(3)后端连接;所述中心水道(3-4)后端设有增压腔(3-5),增压腔(3-5)内设有增压活塞杆(11),增压活塞杆(11)包括大径端和杆部,增压活塞杆(11)的大径端与增压腔(3-5)相匹配,增压活塞杆(11)的杆部与中心水道(3-4)相匹配,增压活塞杆(11)的杆部外圆与增压腔(3-5)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3-6),所述截割主轴(3)后端设有入水通道(3-1)和出水通道(3-2),截割主轴(3)后端与破岩机构壳体(2)之间设有高压旋转密封导套(7),高压旋转密封导套(7)开设有入水凹槽(7-1)和出水凹槽(7-2),所述破岩机构壳体(2)设有高频电磁换向阀(10),高频电磁换向阀(10)的进水口、入水凹槽(7-1)、入水通道(3-1)和增压腔(3-5)依次连通,高频电磁换向阀(10)的出水口、出水凹槽(7-2)、出水通道(3-2)和环形腔(3-6)依次连通,高频电磁换向阀(10)换向后,高频电磁换向阀(1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对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旋转脉冲水射流破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割主轴(3)开设球体水道I(3-3),所述高压旋转密封导套(7)内设有球体水道II(7-5),中心水道(3-4)、球体水道I(3-3)、球体水道II(7-5)和出水通道(3-2)依次连通,球体水道II(7-5)内设有锥形结构面(7-6),锥形结构面(7-6)大直径端设有堵塞(7-7),堵塞(7-7)上设有多个小孔,锥形结构面(7-6)与堵塞(7-7)之间设置球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高压旋转脉冲水射流破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腔(3-5)横截面积为增压活塞杆(11)的杆部横截面积的3~5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压旋转脉冲水射流破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活塞杆(11)的大径端外圆设有动密封III(11-3)、增压活塞杆(11)的杆部外圆设有动密封II(11-2)、高压旋转密封导套(7)的内圆设有动密封I(7-3),高压旋转密封导套(7)的外圆设有静密封(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压旋转脉冲水射流破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I(7-3)、动密封II(11-2)及动密封III(11-3)均为组合密封圈,静密封(7-4)为O型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高压旋转脉冲水射流破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活塞杆(11)大径端端面镶嵌橡胶块(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18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