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回收与加入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2675.X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9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林;彭兴华;崔瑞;黄业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2C2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搅拌 介质 回收 加入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回收与加入设备,包括卧式搅拌磨机(1),其特征是:
所述卧式搅拌磨机(1),包括搅拌筒体、搅拌叶轮、搅拌轴、离心分级轴、离心分级盘和驱动组件,搅拌筒体前上端设有给料口,后中部设有排料口,下端均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介质排放口,搅拌筒体中心水平位置设有离心分级轴;离心分级轴的周侧沿圆周方向均匀水平分布三个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叶轮;排料口前端、离心分级轴后端设有离心分级盘;在卧式搅拌磨机(1)的下部设有滑槽(2);滑槽(2)通过管道联接振动筛(3),振动筛(3)尾下端设有介质仓(4);介质仓(4)下部设有螺旋给料机(5),螺旋给料机(5)的给料端对接介质仓(4)的排料端,螺旋给料机(5)的排料端对接泵池(6);振动筛(3)下端设有接料斗并通过管道联接泵池(6);泵池(6)通过管道依次联接离心泵(7)、旋流分离器(8);离心泵(7)还通过管道联接卧式搅拌磨机(1),旋流分离器(8)还通过管道联接卧式搅拌磨机(1)和泵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回收与加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筛(3)筛孔直径为最大介质粒径的0.3-0.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回收与加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仓(4)的容积为卧式搅拌磨机(1)有效容积的1.2-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回收与加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给料机(5)带有定量检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回收与加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分离器(8)的分离粒度为最大介质粒径的0.3-0.4倍。
6.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回收与加入设备的介质回收与加入方法,其特征步骤是卧式搅拌磨机(1)排出的混有介质的料浆通过滑槽(2)导入到振动筛(3),振动筛(3)将混有介质的料浆分离成为料浆产品与介质产品,料浆产品直接进入泵池(6),介质产品进入介质仓(4)储存,螺旋给料机(5)将介质仓(4)中的介质给入到泵池(6)中,介质随料浆直接被离心泵(7)送至卧式搅拌磨机(1),或被离心泵(7)送至旋流分离器(8),通过旋流分离器(8)分离后,含有介质的旋流分离器(8)底流打入到卧式搅拌磨机(1),旋流分离器(8)溢流返回至泵池(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质回收与加入方法,其特征步骤是在卧式搅拌磨机(1)运行之前需将新介质和料浆打入到卧式搅拌磨机(1),新介质可以直接给入到介质仓(4),根据所需介质与料浆的比例计算出应给入卧式搅拌磨机(1)的介质的重量,给入介质的重量通过螺旋给料机(5)控制;泵池(6)中的料浆浓度可以通过补加液进行调整;螺旋给料机(5)将介质仓(4)中的介质给入到泵池(6)中,介质随料浆直接被离心泵(7)送至卧式搅拌磨机(1),待介质和料浆送入完成后,关闭离心泵(7),卧式搅拌磨机(1)开始正常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质回收与加入方法,其特征步骤是在卧式搅拌磨机(1)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补加介质,补加量通过螺旋给料机(5)控制,螺旋给料机(5)将介质仓(4)中的介质给入到泵池(6)中,介质随料浆直接被离心泵(7)送至旋流分离器(8),通过旋流分离器(8)分离后,含有介质的旋流分离器(8)底流打入到卧式搅拌磨机(1),旋流分离器(8)溢流返回至泵池(6),待介质打入完成后,关闭离心泵(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质回收与加入方法,其特征步骤是泵池(6)中介质与料浆的体积比为1:9-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26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