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铬渣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2726.9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34/32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41123 | 代理人: | 樊羿,韩松 |
地址: | 472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铬渣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铬渣是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其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占4~30%,三氧化二铝占5~10%,氧化钙占26~44%,氧化镁占8~36%,三氧化二铁占2~11%,六氧化二铬(Cr2O6)占0.6~0.8%和重铬酸钠(Na2Cr2O7)占1%左右等。由于六价铬的存在,铬渣对人类有一定的危害,而中国目前有20多个省市有排放铬渣现象,这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目前,现有技术多采用湿法对铬渣进行还原解毒,是将铬渣磨细碱解后,使酸溶液和水溶液中的Cr6+在还原剂作用下被还原成Cr3+,其工艺复杂,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处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铬渣处理方法,该方法解毒彻底,无二次污染,使铬渣得到回收利用,实现了积极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设计一种铬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铬渣、原煤计重,并进行掺配,使铬渣占混合物总重的4%~12%,两者重量配比优选1: 8~10,然后,将混合物进行粉碎,使细度R90为12~20%;细度R90是指用一个筛孔宽度为90微米的筛子来筛选粉料,留在筛子上方的粗粉所占总粉料的重量百分率,百分数越低,说明粉体越细。
(2)焚烧解毒:用热空气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料喷入旋风炉内进行高温焚烧,焚烧温度为1400~1600℃,时间为2~5s;所述热空气的温度为150~170℃,流量为85000~88000m3/h,流速为30~35m/s;旋风炉内风量配比为:一次风率(燃料燃烧时,一次风量占进入炉膛总空气量的百分率)15.0~17.5%,一次风风温230~240℃,一次风风速25.0~27.5m/s,一次风风量86000~87500m3/h;二次风率61.5~64.5%,二次风风温350~360℃,二次风风速65~75m/s,二次风风量380000~400000m3/h;三次风率18~22%,三次风风温55~65℃,三次风风速50~60m/s,三次风风量88000~89000m3/h。
所述旋风炉为WGZ260/9.8-1型旋风炉(液态排渣炉),旋筒内采用分段燃烧,煤和废渣随一次风进入旋风炉后,旋转下落,二次风也沿炉壁成切线方向高速进入和一次风混合,在炉里强烈旋转,筒壁形成高炭还原区,炉内辐射强,形成1400~1600℃高温环境,使铬渣本身所含六价铬Cr6+组分转化为三价铬氧化物(Cr2O3),得到无毒化。
(3)飞灰重熔:(为预防旋风炉烟气中的飞灰可能含有微量的有害成分产生二次污染)利用除尘装置收集旋风炉中的飞灰,并将其重新送入旋风炉内焚烧解毒。
所述除尘装置为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99.5%。
(4)烟气外排:将步骤(3)除尘过程中所余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然后进行二次除尘后排放;所述脱硫为干法脱硫,所述二次除尘采用袋式除尘器,其处理效率高,可保证烟气的稳定达标排放,除尘效率可达99%,出口粉尘浓度不大于30.9mg/Nm3,明显小于50mg/Nm3的排放标准。
(5)水淬封固:步骤(2)中物料被加热至熔融状态后,从排渣口排入水淬水箱,水淬温度不高于30℃,经水淬急冷形成玻璃体;即使有极微量未被解毒的有害成分也被封固在玻璃体的晶格中,难以溶出,将该玻璃体送至水泥厂,进行综合利用。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本发明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组合优化了铬渣处理设备,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如原料配比、燃烧温度、空气流量、空气过剩系数等),使得热旋风炉达到强度高、还原动力足的状态,且形成适宜将高活性铬还原成低活性铬的还原区,在确保发热能力的前提下,完成铬渣处理的过程,将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高活性的铬转化为稳定的铬盐,实现了铬渣的有效解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2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排气的离心泵
- 下一篇:执行器控制器串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