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低压Y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2850.5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冀江;沈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铁心 变压器 低压 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低压Y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三相电力变压器低压采用y接法时,其做法是将三相低压的尾部联接再一起,再从其联接位置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引出线作为低压的零相。由于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其结构限制,不像传统平面铁心变压器低压引线那样便于操作,为了满足低压电阻三相平衡率符合国家标准,如果低压引线排布不合理,容易造成引线铜排的浪费或整体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线合理、便于工人操作安装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低压Y引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低压Y引线结构,包括铁芯和缠绕于铁芯上的低压线圈,还包括有依次布置于所述铁芯一侧的用于构成变压器Y引线结构的C接线端、B接线端、A接线端以及O接线端,其中所述A接线端和C接线端由所述低压线圈上的a接线端子和c接线端子分别通过直接引出的过渡铜排构成,所述B接线端为由低压线圈上的b接线端子通过过渡铜排构成;所述低压线圈上的x接线端子和z接线端子分别通过呈90°折角的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绕至所述铁芯上方,低压线圈上的y接线端子通过与设有的横向过渡铜排与所述z接线端子相连,形成低压Y引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铜排其包括一个向铁芯顶端水平折弯90°的折弯部以及由该折弯部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其中所述水平部与所述铜排呈60°角连接。
本方案通过利用铜排将低压线圈上的x接线端子、y接线端子和z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同时还在上述3个端子的连接铜排之间选取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变压器零相接线端子的引出点;此外为了达到y端子与z端子联接之间铜排距离较短,且方便操作,y端子所引出的铜排先沿夹件长边平行到b、c线圈中间位置再往铁心上面折弯90和120度延伸至与z端子联接,此铜排距离近乎最短,而且美观不妨碍其他工序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接线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A接线端,2-B接线端,3-铜排,4-C接线端,5-第一铜排,6-第二铜排,7-横向铜排,8-铜排,9-连接铜排,10-过渡铜排,11-上夹件,12-a接线端子,13-x接线端子,14-b接线端子,15-y接线端子,16-z接线端子,17-c接线端子,18-低压线圈,19-铁芯,20-O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低压Y引线结构,其铁芯19、缠绕于铁芯19上的低压线圈18、依次布置于铁芯19一侧的用于构成变压器Y引线结构的C接线端4、B接线端2、A接线端1以及O接线端20。其中A接线端1和C接线端4由低压线圈18上的a接线端子12和c接线端子17分别通过直接引出的过渡铜排构成,B接线端2为由低压线圈18上的b接线端子14通过过渡铜排直接构成。低压线圈18上的x接线端子13和z接线端子16分别通过呈90°折角的第一铜排5、第二铜排6绕至铁芯19上方,低压线圈18上的y接线端子15通过与设有的横向过渡铜排7与z接线端子16相连,形成低压Y引线结构。
再结合附图2所示,具体的横向铜排7平行设置于上夹件11长方,与第二铜排6联接;第二铜排6折弯方法是:其一端与z接线端子联接,随后往铁芯顶端水平折弯90°的折弯部,延伸到b接线端子与c接线端子所在线圈中间位置,同时由该折弯部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其中水平部与铜排8形成呈60°角连接。
X端子所联接的第一铜排5往铁芯顶水平折弯,与铜排8一端联接,铜排8另一端与第二铜排6中间联接,组成变压器接线原理图y接法;在铜排8中间取一位置与联接铜排9的一端相连,连接铜排9的另一端与过渡铜排10相连,这样过渡铜排10作为变压器接线原理图接法中的零相接线端子。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2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