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动编织蝴蝶结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3129.8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坚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9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编织 蝴蝶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编织蝴蝶结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促使我国的制造业不断的创新升级,例如: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机器换人计划等,其最终的目的促进企业制造设备的升级,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也就是需要制造高效率、高智能化的设备用以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
当然,现阶段国内外也都制造出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例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纽扣缠绕打结设备,包含动力装置、传动装置、绕线装置、翻线装置、跳线压紧装置和控制开关;用于将线绕着衣服纽扣的缝纫线缠绕压紧,使纽扣与衣物之间的缝纫线被捆成一束,保护缝纫线不受磨损,防止缝纫线的断裂,使缝制的纽扣挺拔、经久耐用。纽扣缝纫线上的每一圈都被压紧,可防止缠绕线的松弛。这种打结设备只能进行简单的缠绕打结,而对于较为复杂的蝴蝶结即无法实现自动化制作,蝴蝶结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装饰结,其大量的应用于包装、服饰等领域,目前均只能通过手工或人手辅助的方式生产,有鉴于此,发明人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发明了一种用于自动编织蝴蝶结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编织蝴蝶结的设备,本设备可实现自动生产蝴蝶结,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和节省制造成本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自动编织蝴蝶结的设备,包括机台座,所述机台座设置有进带装置,所述进带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裁切编带的切带机构,所述机台座还设置有用于牵引编带并翻转形成自锁圈的牵引装置,所述机台座还设置有用于穿过自锁圈并钩取编带末段的第一拉钩装置及用于穿过自锁圈并钩取编带首段的第二拉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带装置包括进带架,所述进带架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带架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料轴。
优选的是,所述进带架与进料轴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压紧编带的压块组件,所述压块组件包括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通过合页与第一压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切带机构包括支承板和切板,所述支承板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与切板对应的切刀,还包括用于驱动切板升降的第二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一伺服马达和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设置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设置有用于夹取编带的第一夹手,还包括与第一滑台螺接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伺服马达与第一丝杆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钩装置包括底座和与底座滑动连接的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台,所述第二导柱的另一端连接有钩臂,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第二伺服马达,所述第二伺服马达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台螺接。
优选的是,所述钩臂包括伸出臂,所述伸出臂的前端设置有钩部,所述伸出臂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底座连接有滑座,所述伸出臂的后端还连接有与滑座滑动连接的辅助臂。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座还设置有用于抵压自锁圈的抵压装置,所述抵压装置包括装配座和设置于装配座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抵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座还设置有用于托举自锁圈的托板,所述托板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机台座连接,所述托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座还设置有下料通道及将蝴蝶结吹入下料通道的气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自动编织蝴蝶结的设备,包括机台座,所述机台座设置有进带装置,所述进带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裁切编带的切带机构,本设备利用牵引装置拉出编带,然后继续由牵引装置绕成自锁圈,在第一拉钩装置和第二拉钩装置的作用下,分别将编带的首末两段从自锁圈中拉出,自锁圈形成锁结,从而形成制作标准、统一的蝴蝶结,利用本设备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其生产的蝴蝶结质量稳定,样式一致;同时,利用本设备仅需要单人值守即可,不但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节省了用工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拉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抵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进料装置与切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编带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的编带状态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坚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坚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3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亚麻纤维非织造布
- 下一篇:一种疝气修补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