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含硅芳炔树脂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3428.1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0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发荣;杜磊;鲁加荣;姜云;陈慧高;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524;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周兆云,朱小晶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含硅芳炔 树脂 制备 sic 复合材料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及C/C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含硅芳炔树脂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C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增强炭基体的复合材料,其比重轻,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能和抗烧蚀性能,可以承受高于3000℃的高温,用于短时间烧蚀的环境中,如航天工业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等。此外,C/C复合材料的耐摩擦耐磨损性能优异,其摩擦系数小、性能稳定,是各种耐摩擦和耐磨损部件的最佳候选材料。但是其抗氧化性能较差,制备成本高昂,这大大限制了C/C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从提高基体的抗氧化性着手,用抗氧化性能优异的SiC取代C/C复合材料中的一部分C基体,制备C/C-SiC复合材料,用于热防护、结构承载和防氧化一体化构件,至今在该领域已展开了较多研究工作。
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气相渗透(CVI)、前驱体转化(PIP)以及反应熔体法(RMI),其中,CVI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但是其周期长,对设备要求高,生产成本高;RMI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成本低,但制备过程中,容易造成纤维损伤,所得C/C-SiC复合材料的性能较差;而PIP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性能比RMI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性能好,成本及生产周期比CVI法低,因而具有独特的优势。
前驱体转化法是利用聚碳硅烷(PCS)、三氯甲基硅烷(MTS)等有机硅聚合物浸渗C/C多孔体,然后热解得到C/C-SiC复合材料。简科等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和SiC微粉制备了2D Cf/SiC材料,弯曲强度达到246.4MPa,弯曲模量64.8MPa[简科,陈朝辉,马青松.前驱体转化法制备2D Cf/SiC材料的力学性能.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34(z1):319-321.]。王志毅等以聚碳硅烷(PCS)为前驱体,经8次致密化后,制备了Cf/SiC复合材料。未经处理的T300碳纤维制备所得Cf/SiC复合材料强度达到154MPa,而经过预处理的T300碳纤维预制体,得到的Cf/SiC复合材料强度达到437MPa[王志毅,周新贵,羊建高等,C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比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z1):759-761.]。
利用前驱体转化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通常需要先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多孔的C/C预制体,然后浸渍前驱体树脂进入C/C预制体孔道,经炭化形成C/C-SiC复合材料。重复浸渍和炭化过程后,最终得到性能优良的C/C-SiC复合材料。前驱体树脂主要为聚碳硅烷(PCS),PCS直接在1250℃下炭化时,容易发泡,所得复合材料的孔隙率较大,且孔隙率控制难,且制备周期很长。此外,PCS炭化残留率并不高,需要重复多次浸渍炭化工艺,有时,为了提高浸渍效率,还需要进行加压处理,又进一步加大了PCS作为前驱体来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工艺难度及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3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阻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