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3931.7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3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B28B23/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空间 网格 结构 钢筋 连接器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建筑物体上使用的钢筋连接装置,是一种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筋连接器俗称灌浆套筒,它采用较厚的筒壁来增加灌浆套筒的强度。但是,当筒壁较厚时,则套筒的直径必然要做的较大,而较大直径的灌浆套筒在使用中无法满足国家规定的建筑构件外的箍筋外壁距建筑物外壁间的混凝土厚度要求,这种厚度统称保护层,对于板、墙的保护层要求至少为15毫米,建筑梁或柱的保护层厚度至少20毫米,这种灌浆套筒的不足是:由于预制构件内的空间有限,当纵向钢筋位置不变时,灌浆套筒外侧与建筑构件上箍筋间的保护层厚度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为此,预制构件的混凝土中的纵向钢筋必须向内部居中移动,以达到增加钢筋连接器与建筑构件箍筋间的保护层的厚度要求,但是,这将导致纵向钢筋离预制件的外壁很远,导致了墙体的抵抗弯矩的能力也因此变小,从而使预制构件的受力性能降低;同时,当预制构件内的保护层达到较厚要求时,则会导致纵向钢筋向中间移动,影响预制构件的抵抗弯矩的能力;当预制构钢筋往里移动时,抵抗弯矩的能力变小,因此,预制构件的纵向钢筋要在构件的两侧均布,不能向中间集中移动,这就要求灌浆套筒的直径变小,以满足灌浆套筒上连接的纵向钢筋向预制墙体中间移动距离尽可能小。然而,灌浆套筒的孔径越小,注浆量越低,导致连接强度降低,并且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剪力墙第一道水平分布钢筋距墙底部为50毫米,但是,灌浆套筒的高度一般大于100毫米,位于墙体边缘构件部分或剪力墙连接部分的灌浆套筒外侧必须至少设置一道水平箍筋,在这种情况下,灌浆套筒部位再设横向钢筋时,则横向钢筋距离预制构件外壁较窄,无法满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有时出现钢筋外露现象,导致钢筋易锈蚀,并无法使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受力,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另外,现有灌浆套筒在使用中,为了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需在墙体内附加抗裂钢筋,防止混凝土构件受力后产生裂缝,导致施工成本增高,施工难度增大;灌浆套筒内壁上的环状梯形凸起易产生断裂,导致其强度大幅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使它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的钢筋连接器的结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包括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在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至少连接2条纵向支撑肋,多条纵向支撑肋在360º均匀分布,多条纵向支撑肋的外壁连接螺旋形支撑肋,螺旋形支撑肋在纵向支撑肋的高度上均匀分布,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外径相等,螺旋形支撑肋与纵向支撑肋连接后形成数个空间网格,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纵向支撑肋及螺旋形支撑肋连接构成网格状筒体,网格状筒体内有一个上下直径相等的筒腔。纵向支撑肋的横截面为矩形,螺旋形支撑肋的横截面为圆形。纵向支撑肋和螺旋形支撑肋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或圆形。纵向支撑肋为3条,每两条纵向支撑肋的间隔为120º。纵向支撑肋外壁表面与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外径表面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
所述的一种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制备一种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备用,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有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在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至少连接2条纵向支撑肋,多条纵向支撑肋在360º均匀分布,多条纵向支撑肋的外壁连接螺旋形支撑肋,螺旋形支撑肋在纵向支撑肋的高度上均匀分布,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外径相等,螺旋形支撑肋与纵向支撑肋连接后形成数个空间网格,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纵向支撑肋及螺旋形支撑肋连接构成网格状筒体,网格状筒体内有一个上下直径相等的筒腔;
②将步骤①中的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置入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制构件中的任一个预制构件中,使该预制构件内的钢筋一端置入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内,并使该预制构件的水平分布筋或箍筋位于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的空间网格(8)内;
③取柱状模具置入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的筒腔内,在柱状模具外周浇筑混凝土;
④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取出柱状模具,使一种筒状螺旋空间网格结构钢筋连接器的筒腔内留有混凝土连接孔;
⑤将另一预制构件中的钢筋置入步骤④的连接孔内,向连接孔内浇筑混凝土后施工完毕。纵向支撑肋的宽度L1大于螺旋形支撑肋的宽度L2。纵向支撑肋和螺旋形支撑肋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或圆形。纵向支撑肋为3条,每两条纵向支撑肋的间隔为120º。纵向支撑肋的厚度H为3-8毫米、宽度L1为4-1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3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