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外敷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5416.2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方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6 | 分类号: | A61K36/716;A61P9/14;A61K35/36;A61K35/6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下肢 静脉曲张 中药 外敷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外敷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指病变仅局限于下肢浅静脉者,其病变范围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绝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在大隐静脉,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病情一般较轻,手术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病因:多由于浅静脉第一对瓣膜(股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的浅静脉血流反流,增加下肢静脉压力引起。其次,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也是重要原因,患者常合并有周身或局限性的静脉壁缺陷,在静脉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便产生静脉的迂曲、扩张。最后,长期站立、肥胖和腹腔压力等因素因可增加静脉压力均会增加静脉曲张发展发生的可能。
临床表现:发病早期,多为下肢酸胀不适及钝痛感,同时有肢体沉重感,易乏力。多在久站后上述感觉加重,通过平卧、肢体抬高则可缓解。病变中后期,静脉壁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呈蚯蚓样外观,以小腿内侧大隐静脉走行区明显。病程长者,肢体皮肤则出现营养性改变,如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湿疹及溃疡。随着病情的演变,可以伴随血管走行的疼痛、下肢肿胀、淤积性皮炎、浅静脉血栓等症状。
在现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症的方法中,授权公告号CN103330780B(申请号201310317486.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生地黄25—35克、红花10—20克、枳壳8—15克、黄芪15—25克、苦参25—35克、白鲜皮8—15克、马齿苋8—15克、苍术10—20克、黄柏10—20克、蚯蚓8—15克、赤芍8—15克、柴胡5—10克、川芎8—15克、当归10—20克。授权公告号CN103099996B(申请号201210558994.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外敷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栀子12、木瓜10、络石藤12、鸡血藤15、地骨皮15、马齿苋15、紫草12、川芎10、党参15、天花粉12、地龙8、薏苡仁8、桂枝12、桃仁15。
上述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组方简单,效果单一,只能止痛,而不能真正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外敷制剂,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的特点,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外敷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菟丝子5-15份,透骨草8-17份,红花6-12份,乳香5-15份,川芎6-10份,穿山甲3-6份,马齿苋10-14份,刘寄奴7-13份,当归8-14份,苍术3-9份,威灵仙4-11份,川牛膝9-16份,金银花3-8份,秦艽8-15份,骨碎补2-4份,全蝎0.5-2.5份。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外敷制剂,更加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菟丝子8-13份,透骨草12-14份,红花8-10份,乳香8-13份,川芎7-9份,穿山甲4-5份,马齿苋11-13份,刘寄奴9-11份,当归10-12份,苍术5-7份,威灵仙6-9份,川牛膝11-15份,金银花4-7份,秦艽10-13份,骨碎补2.5-3.5份,全蝎1-2份。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外敷制剂,最佳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菟丝子11份,透骨草13份,红花9份,乳香12份,川芎8份,穿山甲4.5份,马齿苋12份,刘寄奴10份,当归11份,苍术6份,威灵仙7.5份,川牛膝13份,金银花5份,秦艽11.5份,骨碎补3份,全蝎1.5份。
上述中药外敷制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全蝎置于瓦罐内,取全蝎重量1-3倍的白酒,浸泡5-9日,取出置于炉火上,烤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骨碎补用清水洗净,切丝放入砂煲内,加骨碎补重量2-4倍的清水,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60-80分钟,过滤,滤液待用;
③将穿山甲用铁丝拴住,置于炉火上烤制酥脆,研碎待用;
④将菟丝子、透骨草、红花、乳香、川牛膝和金银花除去杂质,洗净,用米醋润透,切薄片或者切丝,置于蒸笼上,待水沸后,转文火蒸煮10-20分钟,将过烧热,放入蒸煮好的原料药,炒120-180秒,晾凉研磨成细末过80-120目筛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方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方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5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连花加工方法
- 下一篇: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