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5511.2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宏;王硕亮;张子壹;门红坤;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冬梅,苗源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油藏 油气 产能 预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步骤1,针对岩溶型油藏目标区采集三维地震资料;根据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的目的层段;
步骤2,提取各个目的层段的相干体、甜点属性;根据所述相干体和甜点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区内的断裂河道发育状况,根据所述断裂河道发育状况将所述目标区划分为多个地质单元;
步骤3,以所述地质单元为研究单位提取各样本井的M个地质参数;所述地质参数包括地震属性、串珠面积、井底位置距主控因素距离;
步骤4,对各样本井的初期产量和各个地质参数的值分别进行数据归一化预处理,对进行归一化预处理后的初期产量和M个地质参数的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从所述M个地质参数中选择出与所述初期产量相关程度最高的N个地质参数作为优选地质参数;
步骤5,根据所述目标区内的油井动态资料、静态资料和原油物性资料建立三重介质物理模型和产量数学模型,根据所述三重介质物理模型和所述产量数学模型建立所述初期产量与重要储层属性的对应关系;所述重要储层属性包括弹性储容比和窜流系数;
步骤6,设定所述优选地质参数与所述重要储层属性为线性关系;根据此线性关系以及所述初期产量与重要储层属性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所述初期产量数据与所述优选地质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程;
步骤7,使用麦夸尔特法确定出所述关系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出所述非线性关系方程;根据此关系方程和优选地质参数的值预测出各样本井的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的值大于或等于4;所述N的值为2、3或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属性包括:频率衰减百分比、均方根振幅、振幅变化率、甜点最大值、甜点最小值、甜点几何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相关性分析包括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和斯伯曼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重介质物理模型为以介质-介质-裂缝型油藏为标准的物理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对采集到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处理。
7.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震资料采集单元,用于针对岩溶型油藏目标区采集三维地震资料;根据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确定所述目标区的目的层段;
地震资料解释单元,用于分频提取各个目的层段的相干体、甜点属性;根据所述相干体和甜点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区内的断裂河道发育状况,根据所述断裂河道发育状况将所述目标区划分为多个地质单元;
地质参数提取单元,用于以所述地质单元为研究单位提取各样本井的M个地质参数;所述地质参数包括地震属性、串珠面积、井底位置距主控因素距离;
地质参数选择单元,用于对各样本井的初期产量和各个地质参数的值分别进行数据归一化预处理,对进行归一化预处理后的初期产量和M个地质参数的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从所述M个地质参数中选择出与所述初期产量相关程度最高的N个地质参数作为优选地质参数;
建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内的油井动态资料、静态资料和原油物性资料建立三重介质物理模型和产量数学模型,根据所述三重介质物理模型和所述产量数学模型建立所述初期产量与重要储层属性的对应关系;所述重要储层属性包括弹性储容比和窜流系数;
预测单元,用于设定所述优选地质参数与所述重要储层属性为线性关系;根据此线性关系以及所述初期产量与重要储层属性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所述初期产量数据与所述优选地质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程;使用麦夸尔特法确定出所述关系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出所述非线性关系方程;根据此关系方程和优选地质参数的值预测出各样本井的产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值大于或等于4,所述N的值为2、3或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55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的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