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5755.0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代光辉;陈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48 | 分类号: | A01N65/48;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徐红银;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方植物杀虫剂 灭蚊幼虫 杀虫剂 提取物 原料药 制备和应用 常规辅料 马铃薯提取物 大蒜提取物 地锦提取物 番茄提取物 农业废弃物 生产成本低 石楠提取物 原料药总量 环境友好 姜提取物 经济实用 综合性能 无残留 喜树 香樟 | ||
1.一种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该杀虫剂由原料药和常规辅料组成,其中:原料药质量占杀虫剂质量的40~80%,常规辅料占杀虫剂质量的20%~60%;所述原料药包含的组分及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番茄提取物2~20%、大蒜提取物5~30%,地锦提取物5~30%、姜提取物5~10%,马铃薯提取物5~25%、香樟提取物5~30%、石楠提取物5~20%、鹅掌楸提取物5~15%、喜树提取物4~10%;
所述番茄提取物是将番茄修剪时和/或果实收获结束后废弃的根、茎、叶、花或其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再经浸提,过滤,减压浓缩得到;
所述大蒜提取物是将大蒜收获结束后废弃的根、茎、叶或其混合物和/或大蒜进行食品加工后剩余的大蒜的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再经浸提,过滤,减压浓缩得到;
所述地锦提取物是将杂草地锦根、茎、叶或其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再经浸提,过滤,减压浓缩得到;
所述姜提取物是将姜收获结束后废弃的根、茎、叶或其混合物和/或是姜进行食品加工后剩余的姜的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再经浸提,过滤,减压浓缩得到;
所述马铃薯提取物是将马铃薯修剪时和/或果实收获结束后废弃的地上部分茎、叶、花或其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再经浸提,过滤,减压浓缩得到;
所述的香樟提取物是将香樟修剪下来和/或是自然脱落废弃和/或利用该植物生产加工其它产品过程中废弃的枝、茎、叶、花、果或其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浸提,过滤得到;
所述的石楠提取物是将石楠修剪下来和/或是自然脱落废弃和/或利用该植物生产加工其它产品过程中废弃的枝、茎、叶、花、果或其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浸提,过滤得到;
所述的鹅掌楸提取物是将鹅掌楸修剪下来和/或自然脱落废弃和/或利用该植物生产加工其它产品过程中废弃的枝、茎、叶、花、果或其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浸提,过滤得到;
所述喜树提取物是将喜树修剪下来和/或自然脱落废弃和/或利用该植物生产加工其它产品过程中废弃的枝、茎、叶、花、果或其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浸提,过滤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增溶剂、乳化剂、增效剂、渗透剂中一种或多种。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番茄、大蒜、地锦、姜、马铃薯、香樟、石楠、鹅掌楸、喜树修剪时和/或自然脱落的废弃物和/或利用该植物生产加工其它产品过程中的根、茎、叶、花、果实或其混合物烘干后磨成粉末,再以有机溶液或水作为浸提溶剂,浸提,过滤,滤液采用减压浓缩的方法分别得到浸膏,然后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是指:在30-50℃下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末是指:20-40目的颗粒状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液是指10%-95%v/v的乙醇溶液或无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有机溶液用量为粉末质量的10-20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提,其时间为1-7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浓缩是指:将浸提后得到的粗提液抽真空减压到-0.1个大气压并置于30-80℃下水浴,使粗提液浓缩为浸膏。
9.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常温搅拌下将水加入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中,稀释至用于灭蚊幼虫的复方植物杀虫剂中原料药占0.5-5wt%的浓度后喷洒施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57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催化剂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阀组件及排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