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庭院景观鱼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6576.9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0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行知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庭院 景观 鱼塘 水体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净化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庭院景观鱼塘的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水在庭院中是非常灵动的元素,水体是庭院中的绝对焦点,流动的水可以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有益身心,无论从景观还是健康方面考虑,在小庭院中营造水景都很有意义,而且,根据目前大部分人的需求,在水体中养鱼,增加灵动感,也是景观设计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庭院中的鱼塘大都为净水,鱼的喂料和排泄物会长期聚集在鱼塘中,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水中氨氮磷以及亚硝酸超标,导致鱼的患病和死亡,严重时会发出恶臭,严重影响庭院的景观性,也给庭院的主人带来严重的困扰。通常,对于庭院水的净化采用定期换水或者投药净化的方法,但是,定期换水严重浪费水资源,且换水麻烦,而投药净化的方法则对水质有明显的影响,也会污染庭院的生态性能,因此庭院中池塘的水体调控是困扰庭院水体景观设计的一大难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且简单易行的庭院景观鱼塘的水体净化系统。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一种庭院景观鱼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包括物理沉淀装置和生态处理装置,所述物理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提升泵和循环泵,所述提升泵的入口端与所述鱼塘的底部连通,所述提升泵的出口端与所述沉淀池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入口端与所述沉淀池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所述鱼塘的顶部连通;
所述生态处理装置位于所述鱼塘的内部,包括浮床和位于所述浮床上的水生植物,所述浮床的面积为所述鱼塘面积的1/5~1/3。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沉淀池上方设置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与所述沉淀池的立壁呈45度角倾斜设置,且所述布水器的入口与所述提升泵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器的表面均匀设置穿孔管。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器的跌水高度为3~5m。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为竖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或辐流式沉淀池。
进一步地,所述浮床呈锯齿形分布于所述鱼塘内。
进一步地,所述浮床上的水生植物为狐尾藻和空心菜,所述狐尾藻和空心菜间隔种植。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庭院景观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通过物理沉淀装置和生态处理装置两种净化方式对庭院的池塘水质进行综合的净化,两种净化装置都属于简单的小型净化装置,且适用于庭院的要求;本发明的物理沉淀装置的布水器均匀布水,实现对水质的跌水充氧,并且通过沉淀池的沉淀去除颗粒物质,保证回水的清洁;本发明的生态处理装置的浮床呈锯齿形状,扩大了浮床与水塘水体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生态处理的水体净化效果,而且本发明采用狐尾藻和空心菜既可以通过根吸收底质中的氮、磷营养也可通过茎叶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氮、磷被吸收后用以合成植物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而对狐尾藻有毒害作用的某些重金属和有机物则是脱毒后被储存于其体内或在其体内被降解,当狐尾藻被收割运移出水生生态系统时,大量的营养物质也随之从水体中输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庭院景观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庭院景观鱼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物理沉淀装置和生态处理装置。
物理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1、提升泵2和循环泵3,所述提升泵2的入口端与所述鱼塘的底部连通,所述提升泵2的出口端与所述沉淀池1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3的入口端与所述沉淀池1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循环泵3的出口端与所述鱼塘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1上方设置布水器5,所述布水器与所述沉淀池1的立壁呈45度角倾斜设置,且所述布水器5的入口与所述提升泵2的出口连通,所述布水器5的跌水高度为3~5m。所述布水器5的表面均匀设置穿孔管。所述沉淀池为竖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或辐流式沉淀池。物理沉淀池定期对鱼塘内的水质进行净化,保证水体的干净,并且采用循环水的方式,节约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行知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行知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6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