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谷歌眼镜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识别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7021.6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福;陶风波;薄斌;周志成;张锋;龚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跃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G06Q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眼镜 智能 变电站 设备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谷歌眼镜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谷歌眼镜终端、后方大数据及计算服务平台,所述谷歌眼镜终端通过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后方大数据及计算服务平台相连接,所述谷歌眼镜终端上设置有棱镜屏,用来显示图形或者表格形式的实时数据;所述谷歌眼镜终端上还设置有触控板,用来对智能变电站设备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谷歌眼镜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识别方法,实现了通过对智能变电站设备二维码的扫描,实时地、直观地获取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物理信息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谷歌眼镜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识别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电站巡检是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运维最重要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是及时发现设备显性和隐性缺陷,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而传统巡检工作人员在现场通常依靠人眼通过经验去观察和感知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营状况信息,在现场所获得的一次设备实时信息非常有限,因而限制了巡检人员的判断能力。近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监测手段,如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实现了实时采集一次设备当前各种重要物理量,包括电压、电流、温度、有功和无功等信息,这些海量的实时数据通常被应用于各种自动化保护系统和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系统。但是,由于以前技术手段的缺乏,这些实时设备运行数据信息很少被现场巡检人员用来进行现场设备的检修和综合状况评估。
谷歌眼镜利用的是光学反射投影原理(HUD),即微型投影仪先是将光投到一块反射屏上,而后通过一块凸透镜折射到人体眼球,实现所谓的“一级放大”,在人眼前形成一个足够大的虚拟屏幕,可以显示简单的文本信息和各种数据。谷歌眼镜实际上就是微型投影仪+摄像头+传感器+存储传输+操控设备的结合体。右眼的小镜片上包括一个微型投影仪和一个摄像头,投影仪用以显示数据,摄像头用来拍摄视频与图像,存储传输模块用于存储与输出数据,而操控设备可通过语音、触控和自动三种模式控制。
由于谷歌眼镜强大的功能,已经在表情分析、视频直播、辅助教学和医学研究等重要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图1所示的谷歌眼镜的结构以及功能框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谷歌眼镜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识别系统及方法,突破传统智能变电站巡检需要通过查看设备铭牌等方式获取设备编号和名称的局限,通过二维码进行智能变电站设备识别,实现高效地解析智能变电站设备的二维码,并获取该设备的名称及编号,从而为巡检员进行现场设备的检修和综合状况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谷歌眼镜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谷歌眼镜终端、后方大数据及计算服务平台,所述谷歌眼镜终端通过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后方大数据及计算服务平台相连接,所述谷歌眼镜终端上设置有棱镜屏,用来显示图形或者表格形式的实时数据;所述谷歌眼镜终端上还设置有触控板,用来对智能变电站设备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谷歌眼镜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智能移动终端为谷歌眼镜终端提供网络环境,具体包括:智能移动终端连入电力系统3G/4G专网,建立IEEE 802.11网络,为谷歌眼镜提供网络环境;
步骤S2通过谷歌眼镜终端扫描粘贴在智能变电站设备上的二维码来识别所述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唯一设备编号;
步骤S3通过电力系统3G/4G专网,所述唯一设备标号,调用后方大数据及计算服务平台对所述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物理信息进行查询,并显示在谷歌眼镜终端的棱镜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跃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跃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7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