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7212.2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7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辉;廖国礼;梁健辉;石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佛山市珠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03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美 对虾 鲫鱼 鲢鱼 混养 生态 养殖 方法 | ||
1.一种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准备:水质条件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塘平均水深为1.5~2.0m,平均每2-4亩池塘配备增氧机一台,鱼种、虾苗投放前依次对池塘进行清塘、进水、消毒池水、肥水的处理;
(2)鱼种投放:步骤(1)的肥水后待池水呈淡绿色或浅茶褐色时,先每亩投放白金鲫鱼300~500尾以及鲢鱼100~150尾,鱼种下塘前用质量浓度6-3%的食盐水浸泡5-15min消毒;
(3)虾苗投放:步骤(2)投放鱼种7~10日后投放南美白对虾苗,每亩放3~5万尾,要求虾苗体长达1cm以上;
(4)捕获:3~4个月后,先使用疏网捕鱼,后采用地笼诱捕南美白对虾,捕获的鱼留着下一茬养殖白对虾时套养直至养成上市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后进行投料管理: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和发酵料混合投喂的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后进行水质管理:放虾苗后每天进水2~3cm,直至将池水加满;池水加满后,如果水质指标出现严重恶化需要换水时,每次换水量不超过30%;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cm,pH指标控制在7.5~8.5,溶解氧为5mg/L以上,池底层溶解氧为3.5mg/L以上,非离子态氨小于0.1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清塘方法为:每年春季晒塘,将池塘周边开沟晒到开裂,并保留5~10cm的活性底泥,在计划投放苗种时间的前15~20日进行碱化处理,每亩干池塘投入100~200kg生石灰或白云石粉,并对土壤进行翻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进水方法为:在计划投放苗种时间的前10~20日进水,进水前测量水源水质指标:pH为7.5~8.5,非离子氨浓度小于0.02mg/L,硫化物浓度小于0.2mg/L,溶解氧浓度大于5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消毒池水方法为:进水后第二天每亩用二氧化氯0.5~1.5kg消毒,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c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肥水方法为:消毒后1~2天,每亩池塘使用肥水膏2~4kg和复合芽孢杆菌0.8-1.2kg,全池泼洒,并开启增氧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料管理中,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和发酵料混合投喂的方法:放虾苗10~15天内,使用15~25%发酵料+75~85%全价料,10~15天后,使用5~15%发酵料+85~95%全价料,每天投喂2次,投饵量以投饵后2.5小时内吃完为准,每隔15天,停料1天。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管理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cm,低于30cm时换水,高于40cm时施用肥水膏肥水;pH指标控制在7.5~8.5,低于7.5时,使用生石灰15~30g/m3全池均匀泼洒;高于8.5时,少量换水予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佛山市珠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佛山市珠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7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饲料投放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中华鲎虫仿生态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