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冶炼管线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7588.3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翟冬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5/36;C21C7/00;C21C7/06;C21C7/064;C21C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冶炼 管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一种低成本冶炼管线钢的方法。
的一种炼钢工艺,涉及管线品种钢低成本制造和稳定控制钢水夹杂物水平的工艺,通过转炉留渣操作与吹炼终点精准的成分和温度控制,出钢脱氧合金化强脱氧操作,精炼炉前期快速化渣升温,强化底吹静搅工艺,钙处理工艺优化,使整个冶炼过程石灰等原辅料消耗降低,转炉渣量减少,钢水收得率提高,轧制钢板夹杂物改判率减少,提高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企业竞争压力的逐步恶化,降低品种钢冶炼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企业研究的课题,降低生产冶炼成本,减少轧制钢板改判率成为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问题。由于管线钢轧制成品的C、P、S元素要求苛刻,生产难度较大,转炉冶炼过程中活性石灰消耗量大,冶炼过程渣量大,导致了真空管线钢钢铁料消耗巨大,同时也造成了钢水中氧含量异常高,在精炼后续的钢水脱氧、造渣脱硫过程中,产生了大量B类夹杂物,造成了大量轧制成品的管线钢因夹杂物不合而改判,因此,降低转炉渣量、提高钢水收得率、提高钢水洁净度和冶炼极低C、极低P、极低S管线品种钢成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个限制性环节,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冶炼品种管线钢的生产控制工艺,特别是对于批量生产的真空管线钢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冶炼管线钢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铁水倒罐→铁水预处理→BOF→LF→RH→CCM流程,通过转炉留渣溅渣操作,炉后强脱氧工艺优化,精炼炉渣系调整,精炼钙处理优化、RH工序优化底吹静搅技术,可有效提高钢水收得率,提高精炼合金收得率,去除钢水内生夹杂物,提高钢水洁净度,有效的提高了铸坯的内部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成本冶炼管线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出钢结束后直接倒渣,炉内留渣约3~5吨,此时将转炉垂直,采用氮气溅渣护炉,通过溅渣护炉让2~3吨炉渣粘附与炉壁,很稳定的粘附在炉壁上不至于脱落,实现护炉;同时减少了溅渣料的使用量,并且一部分处于熔融状态的炉渣留在炉底,加废钢、兑铁水后再次与卷入炉渣中参与冶炼反应,熔融状态的炉渣提高了石灰、轻烧的熔化速率,达到转炉前期脱磷的目的,减少了脱磷、脱硫的石灰使用量,降低了整体了炉渣渣量;由于总渣量的降低,渣中的氧化铁含量降低,提高了钢水收得率;
2)严格控制出钢过程中的下渣量,控制下渣量≤2kg/t,防止有氧化性的炉渣进入钢水,降低合金收得率;转炉出钢过程采用铝块强脱氧模式,当钢水出至钢包1/4时加入铝块进行脱氧,每炉最少加入量350Kg,最大加入量500Kg,炉后脱氧结束后加入合金,提高了合金收得率,Mn收得率由97%提高到99%,Si收得率由96%提高到98%;
3)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减少夹杂物不合格的改判量,通过精炼渣系调整,改善LF脱硫后的炉渣碱度,降低脱硫后炉渣的熔点,从而提高炉渣的活度,增加炉渣的对夹杂物的吸附作用,实现降低因夹杂物不合格的改判量。
4)进行钙处理工艺的优化,钙处理工艺由原来的LF处理结束后进行钙处理改进为RH真空结束后钙处,提高了钙的收得率,增加钢水的钙处理效果,提高了RH工序炉渣的活度,同时增加炉渣中的钙含量,炉渣碱度有所增加,最终提高了炉渣对夹杂物的吸附能力;
5)静搅优化技术的实施,当RH真空结束后及时打开底吹氩气,破真空时依靠真空室内大于1个大气压的压力将渣面冲破,同时较大的氩气流量将渣面充分与钢水接触,使抽真空时凝固的炉渣迅速液化,当炉渣液化后喂入无缝纯钙线,一部分钙线进入炉渣后,炉渣中钙含量迅速增加,炉渣的碱度随之增加,碱度增加后吸附铝系、硅系夹杂物的能力增加,钢水的纯净度随之增加,在钙处理后及时向渣面加入碳化稻壳,改善炉渣表面张力,在炉渣与碳化稻壳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气体,隔绝了炉渣与空气的接触,保证了炉渣保持液态的时间,增加了炉渣吸附夹杂物、提高钢水纯净度。
本发明中,步骤3)具体操作方法为:LF脱硫结束后,在吊包前3分钟采用低电流、低电压加热,氩气流量100~200L/min,每袋加入时间间隔≥30秒;加入石英砂80Kg至120Kg,保证石英砂充分熔化不卷入钢水中。
本发明采用一种创新的生产方式达到提高钢水收得率、提高产品内部质量的稳定控制,通过转炉留渣溅渣操作,转炉炉后强脱氧工艺优化、精炼渣系调整,精炼炉钙处理工艺优化、强化底吹静搅技术等工艺优化和操作改进等措施,保证整个冶炼过程综合成本的降低及内部质量改判率的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7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