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时数据总线的以太网与2M复接通道的协议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8261.8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9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雷鸣;王良;刘应明;任祖怡;吴喜玉;夏尚学;赵继伟;沈立胜;倪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时 数据 总线 以太网 接通 协议 转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在线预决策稳定控制领域,涉及基于实时数据总线的以太网与2M复接通道的协议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是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和电网崩溃的主要技术手段。而在线预决策稳控系统,可灵活的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以及系统发展变化,并以最小的控制代价换取最大的电网运行效益。
调度端决策服务器主要安装于大型工控机或计算机服务器中,其对外通信主要是以太网接口,在线决策系统需要从稳控执行站中取得必要的系统运行数据,并刷新装置中的在线策略表。传统的通信方案中,通常利用电力调度数据网以网络103协议来传输在线策略表以及相关控制命令至稳控执行站,再由稳控执行站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协议信息解析成控制策略信息;将自身采集的系统运行数据信息转换成以太网协议信息上送。这种做法不仅需要同时对多个稳控执行站进行大量改造工作,同时可靠性较低的以太网信息直接影响了稳控装置的动作逻辑,给稳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隐患。并且由于以太网长距离传输过程中,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均难以满足稳控系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基于实时数据总线的以太网与2M复接通道的协议转换方法,进而实现调度端决策服务器与稳控执行站之间的信息交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实时数据总线的以太网与2M复接通道的协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IEC103协议收发模块、信息汇总分发模块、规约转换模块和HDLC协议收发模块分别与实时数据总线连接,以实现实时数据总线与各模块之间的双向的信息共享,并且传输控制策略和状态信息;
所述IEC103协议收发模块通过以太网与调度端决策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并将调度端决策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决策信息通过实时数据总线发送给信息汇总分发模块;
信息汇总分发模块对所述控制决策信息传输至规约转换模块;
规约转换模块将所述控制策略信息转换为常规稳控系统通用的HDLC协议信息后发送给HDLC协议收发模块;
HDLC协议收发模块通过2M复接通道实现同时与多个稳控执行站间的点对点通信,并将控制策略信息传输给稳控执行站;
所述HDLC协议收发模块还通过2M复接通道将稳控执行站发送的状态信息传输至规约转换模块;
由规约转换模块将所述状态信息转换为通用IEC103协议,然后发送给信息汇总分发模块;
所述状态信息经过信息汇总分发模块进行汇总处理后,由IEC103议收发模块通过以太网将所述状态信息传输给调度端决策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采用总线非实时模式传输状态信息:由HDLC协议收发模块将接收到的各稳控执行站的状态信息以每1毫秒传输一次的传输速率按队列依次进入实时数据总线的缓冲区,待全部状态信息准备就绪后,以每20毫秒传输一次的传输速率,以非实时的方式将缓冲区内全部状态信息一次性发送给规约转换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采用数据块传输功能传输控制策略信息;所述实时数据总线仅提供传输的数据块的首地址和数据块的带宽定义;所述数据块中的具体内容由应用程序自行约定,然后按照总线控制程序提供的总线接口对数据块进行封装,形成数据包;通过连接数据包的首地址至实时数据总线接口,实现数据块的整体打包传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控制策略信息传输过程中,在需要传输的数据块内容中增设控制标志、后续帧标志、数据编号标志;
当控制标志位为1时,将当前需要发送的数据块编号清零;
当控制标志位为2时,表示数据块已经组包完毕可以下发;
当后续帧标志为1时表示实时数据总线尚有后续帧需要传输;
当后续帧标志为0时,表示无后续帧传输;
当数据编号发生变化时,判断为有新的有效数据块需要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8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