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用低温储罐下部支承结构的支承管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8922.7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0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进;余靖;罗军;周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温 下部 支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低温储罐的支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用低温储罐下部支承结构的支承管座。
背景技术
船用低温储罐一般采用卧式双层压力容器制造而成,其中内层压力容器和外层压力容器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层压力容器的表面采用多层缠绕绝热方式进行绝热保温。内层压力容器和外层压力容器之间采用8点支撑方式,其中上部采用4点支撑的上部支承,下部采用4点支撑的下部支承。上部支承和下部支承均采用-196℃的低温环氧玻璃钢材料制造。
上部支承和下部支承能够将内外层压力容器连接为一体,下部支承主要承受内层容器的重量,上部支承主要承受惯性力作用;与此同时,上部支承和下部支承也是热量由外部环境传导到内层压力容器的主要途径。
参见图1所示,传统的下部支承2为中空的圆筒结构,下部支承2安装时,下部支承2的顶部通过支承垫板3与内层压力容器4接触,下部支承2的底部通过凹形结构的支承管座1与外层压力容器5固定。
但是,参见图1所示,下部支承2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外部的热量会依次经过支承管座1、中空的下部支承2和支承垫板3传递至内层压力容器4中储存的低温液体。低温液体吸收热量后会蒸发形成BOG(Boilling Off Gas,闪蒸汽)气体,BOG气体超过安全阀的排放压力时,会自动从安全阀排放至外界,进而损失部分低温液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用低温储罐下部支承结构的支承管座。本发明使用时,能够在不增加夹层空间距离的情况下,显著减小了外界通过内管座和外管座传递到内层压力容器的热量,进而使得内层压力容器中储存的低温液体吸收的热量减少,显著降低了船用低温储罐的日蒸发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船用低温储罐下部支承结构的支承管座,包括内管座和外管座,内管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内管底壁,内管底壁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壁厚为10~20mm;内管底壁的顶部纵向设置有圆筒结构的内管侧壁,内管侧壁的高度为30~50mm,壁厚为8~12mm;内管侧壁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内管环壁,内管环壁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壁厚为8~12mm;
所述外管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外管底壁,外管底壁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壁厚为10~20mm;外管底壁的顶部纵向设置有圆筒结构的外管侧壁,外管侧壁的高度为30~50mm,壁厚为8~12mm;
所述内管座的内管底壁和内管侧壁均位于外管座的内部,外管座的外管侧壁固定于内管环壁的底部,内管座与其底部的外管座之间形成绝热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管侧壁开有2个直径为5~10mm的小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管底壁、内管侧壁和内管环壁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管底壁和外管侧壁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管底壁的壁厚为1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管侧壁的高度为40mm,壁厚为9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管环壁的壁厚为11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管底壁的壁厚为1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管侧壁的高度为40mm,壁厚为9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支承管座包括内管座和外管座,内管座、外管座和下部支承结构的整体高度与现有技术相同,未增加夹层空间距离,不会损失支承的力学性能。由于内管座和外管座之间形成了绝热空间,因此增加了外界热量的传热桥的长度(即增加了下部支承结构的传热热阻)。
与现有技术中凹形结构的支承管座相比,本发明使用时,外界的热量经过内管座和外管座后会显著减小;减小后的热量经下部支承结构和支承垫板传递至内层压力容器时,内层压力容器中储存的低温液体吸收的热量减少,显著降低了船用低温储罐的日蒸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下部支承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船用低温储罐下部支承结构的支承管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管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管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于船用低温储罐下部支承结构的支承管座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于船用低温储罐下部支承结构的支承管座传到热量的路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8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