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振隔热管托用隔热块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9496.9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2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新;张由素;刘丰;吴然;沈建峰;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圣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12;C04B2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夏平 |
地址: | 21117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管托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技术,尤其是一种管道隔热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抗振隔热管托用隔热块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高效保温材料的应用,保温结构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现有蒸汽管道的隔热水平大大提高,但对管托的热损失及安全性能尚未引起普遍的重视。目前,市场存在的隔热管托产品大都采用普通浇注料,这类管托的抗压强度高,但其本身比较笨重,安装不方便,又由于其韧性小,在运输、装卸、运行过程中容易开裂;尤其是应用在中、高压长距离蒸汽输送管线上时,因管线的振动所产生的交变应力和动载荷会造成管托内衬浇注材料开裂,甚至形成缝隙,大部分热量从缝隙处散失直接影响管托的隔热效果;另一方面,管托隔热层开裂,其承载强度大幅下降,对管道的长期运行形成不小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抗振功能的隔热管托隔热块加快隔热管托的更新换代,是管道安全运行的保障,也是未来管托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管道隔热管托采用普通浇注料存在笨重,安装不方便,韧性小,在运输、装卸、运行过程中容易开裂等一系列问题,发明一种重量轻、强度高、抗振性能好的隔热块来替代现有的普通浇注料的抗振隔热管托用隔热块,同时提供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抗振隔热管托用隔热块,其特征是它由集料A、铝酸盐水泥B、无碱玻璃纤维C和膨胀珍珠岩D组成,配方组成的质量比为:
1)A:B=(50—70):(30-40),
2)C:E=(1-4):(85-100);E表示AB混合物,
3)D:E=(1~4):(85-100);
4)水:E=(15~25):(85-100),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集料A由轻质微粉40-50%、粉煤灰40-50%、蛭石5-10%组成。
所述轻质微粉的粒径为0.5~3mm。
所述轻质骨料蛭石的粒径为1~5mm。
所述膨胀珍珠岩D的粒径为0.5~2.5mm。
所述无碱玻璃纤维C的长度为0.5~4mm,直径为0.3~1mm。
所述铝酸盐水泥B的牌号为CA-50-G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抗振隔热管托用隔热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 制造前的准备;
1)施工的环境温度应在5℃~3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当环境温度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施工过程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防止暴晒和雨淋;
2.)施工前必须检查所有设备,金属表面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喷沙或手工除锈,设备中的所有紧固是否牢固,锚固钉或保温钉的焊接安装是否合格;
3.)施工前必须清除设备上的水、铁锈、油污、积渣和其它杂物,以免影响材料强度和与设备的结合;
(二 )衬里的制造方法;
(1.)料比(均为质量比)
1)A:B=(50—70):(30-40),(AB混合物用E表示);
2)C:E=(1-4):(85-100);
3)D:E=(1~4):(85-100);
4)水:E=(15~25):(85-100);
其中:A为集料、B为铝酸盐水泥、C为无碱玻璃纤维,D膨胀珍珠岩,所述的集料A由轻质微粉40-50%、粉煤灰40-50%、蛭石5-10%组成。
(2) 混合;
1)搅拌之前先将干料倒入搅拌机内,启动搅拌机1~3分钟,加入水,继续搅拌1.5~3分钟为宜;
2)搅拌好的砂浆要及时浇筑成型,禁止二次加水;
(3) 特殊要求
1)隔热衬里的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合;
2)材料的混合按材料出厂,由技术部门提供施工配比说明进行;先将集料和固化剂一起倒进搅拌机,让其干混均匀,然后加入水,应尽量减少加水量;
3)每次搅拌的量按集料:固化剂=6-7:3-4(重量比)的比例称重混合;
4)材料加水搅拌后应在初凝前使用完毕,不允许再次加水搅拌使用;
(4) 涂抹或浇注;
1)如采用手工涂抹,先将混和好的材料逐层填入锚固钉,用皮锤拍打密实,并且每隔30㎝的距离用探针测其厚度,误差应在±5㎜的范围内,最后用工具将表面抹平即可;
2)对于设备还要再组装焊接的地方,应在焊缝两侧各留出不少于200㎝的距离,并至少各留一排锚固钉,待安装完毕后补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圣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圣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9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