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自动除焦燃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9533.6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2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众华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H11/22 | 分类号: | F23H11/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32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生物 燃料 自动 燃烧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自动除焦燃烧室,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在炉膛内的活动篦板和固定在炉膛内的固定篦板,活动篦板前后移动并与固定篦板摩擦配合,固定篦板和活动篦板以阶梯状交替布置并从炉膛的炉口处向炉膛后部依次降低,所有活动篦板均同步动作;炉篦板包括凹槽型的金属盖板,金属盖板的板腿与其下方的炉篦板的板面摩擦配合,炉篦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炉篦板下面设置有通过通风孔向炉膛内通风的供风系统,还设置料斗、推料板和点火器。本发明填补市场空白,有效解决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粘稠状胶状物堵塞炉篦板通风孔的问题,自动除焦,布料均衡,确保充分燃烧,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自动除焦燃烧室,属于燃烧设备技术机械。
背景技术
在利用生物质再生能源的过程中,燃烧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室尤为关键,可配套应用于生物质锅炉或生物质燃烧机。我国生物质锅炉和生物质燃烧机发展迅速,发展生物质锅炉和燃烧机已成为目前解决城市垃圾及废弃农作物秸秆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生物质锅炉和燃烧机在市场和政府两个层面都得到众多关注。
由于生物质燃料种类繁多,燃料具有水份高(一般在45%以上)、杂质较多(掺有泥土、细沙)、灰份高、碱金属含量高等特点,生物质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后,极易在燃烧室内结焦。生物质结焦主要是指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灰份,在高温下大多熔化为液态或呈软化状态,如果灰份还保持软化状态碰到炉篦板或炉膛内壁时,会形成粘稠状胶状物结焦,同时炉膛内通风分布不均形成局部高温也是造成结焦的原因。结焦较难清理且覆盖在燃料上令燃烧不充分,并堵塞炉篦板通风孔和烟道,锅炉或燃烧机出现正压运行,导致被迫停炉或停机,因此结焦已成为生物质锅炉和生物质燃烧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市面上的生物质锅炉和生物质燃烧机多是小型产品,大型生物质锅炉或生物质燃烧机技术不成熟,目前还没有能够真正投入市场的成熟产品,更不能有效去除结焦这一国际难题。常规结焦处理办法一般为停炉高压水冲洗,但是效果不理想:a.吹扫面积有限,有部分死角存在,易形成烟气走廊,加剧局部磨损;b.吹灰周期长,使受热面积灰过多,甚至使积灰烧结硬化,增加吹灰难度;c.蒸汽吹灰如果压力过高或长期使用,会加快金属管壁的磨损,压力过低又影响吹灰效果;d.增加炉内烟气湿度,造成空预器管腐蚀严重;e.机械部位故障率高,维修费用高。
同时传统的生物质锅炉或生物质燃烧机布置燃料采用绞龙传输,利用料仓、电机、绞龙输送至炉膛内,这就会造成炉膛内有的地方无燃料,有的地方燃料非常多,燃料厚薄不均,布置不均衡,非常不利于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自动除焦燃烧室,配套应用于生物质锅炉或生物质燃烧机,以填补市场空白,有效解决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粘稠状胶状物堵塞炉篦板通风孔的问题,并能均衡布料,使生物质燃料能够充分燃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自动除焦燃烧室,包括设在炉膛内的炉篦板,所述炉篦板包括活动篦板和固定在炉膛内的固定篦板,活动篦板前后移动并与固定篦板摩擦配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篦板和活动篦板以阶梯状交替布置并从炉膛的炉口处向炉膛后部依次降低,所有活动篦板均同步动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活动篦板连接在一个受电机控制能够前后移动的移动支架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移动支架通过支腿设置在支撑轮上,支腿下部设有与支撑轮配合的轨道。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炉篦板包括凹槽型的金属盖板,金属盖板的两个板腿与其下方的炉篦板的板面摩擦配合,凹槽型金属盖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凹槽型金属盖板下面设置有通过通风孔向炉膛内通风的供风系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炉篦板上的通风孔直径为2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众华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众华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9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