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传送横管连蒸设备中物料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9753.9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力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7/00 | 分类号: | D2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送 横管连蒸 设备 物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造纸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传送横管连蒸设备中物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横管连蒸设备发展于上世纪40年代,并在上世纪50年代初得到广泛应用。近百年的运行实践已表明横管连蒸设备特别适合于重量轻、松散、流动性差、容易搭桥、滤水性差和较易成浆的非木材纤维,如蔗渣、稻麦草、芦苇、芒秆、竹子等原料。适用于非木材纤维原料的横管连蒸设备主要由计量器、预汽蒸器或湿润管、喂料器、药液浸渍器或喷淋管、蒸煮管、中间料位控制管、排料器、喷放阀等设备组成。现代横管连蒸设备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且配备了先进可靠的监测仪表及自控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作稳定可靠、操作劳动强度低、布置紧凑、蒸汽消耗低、汽电负荷均衡、蒸煮收获率高、成浆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非木纤维横管连蒸设备应用时,稻草、芦苇等原料需现场切料或打包散料方式供料,为保证送料均匀,需对这些物料进行过渡,目前主要通过人工铲料的方式对物料进行过渡,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恶劣的工作环境会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传送横管连蒸设备中物料的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其应用时操作便捷,效率高,且不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传送横管连蒸设备中物料的装置,包括过渡料仓、进料仓、水平传送带、布料螺旋、布料螺旋驱动电机、散料辊及出料螺旋,所述进料仓设置过渡料仓上,进料仓顶部设置有接通其内部的进料口,过渡料仓顶部和进料仓底部均开口构成物料流通口;所述布料螺旋设置在进料仓内,其左右两端分别穿过进料仓左右两侧的壳体,所述布螺旋驱动电机设于进料仓外且用于驱动布料螺旋转动;所述水平传送带、散料辊、出料螺旋均设于过渡料仓内,所述水平传送带位于进料仓正下方,散料辊纵向水平设置于水平传送带正上方且靠近水平传送带的右端,出料螺旋纵向水平设置于水平传送带右端正下方;所述过渡料仓连接有两块纵向水平设置且分别位于出料螺旋两侧的挡料板,过渡料仓底部设有位于出料螺旋正下方的排料口;所述散料辊包括旋转轴及多根连接在旋转轴周向侧壁上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相对连接旋转轴端的另一端连接有叶片,且叶片相对连接搅拌杆侧的另一侧构成锯齿状结构。本发明应用时,水平传送带、出料螺旋、散料辊均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散料辊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散料辊在竖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为了使本发明结构紧凑,并使物料通过本发明时搅拌更加充分,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料仓和进料仓均为矩形状的仓体,过渡料仓和进料仓均横向水平设置,进料仓靠近过渡料仓左端,进料口靠近进料仓的左端,物料流通口靠近进料仓的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传送带的左端贯穿过渡料仓的左侧壁,散料辊的旋转轴和出料螺旋两者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贯穿过渡料仓的前后侧壁。如此,本发明应用时用于驱动水平传送带、散料辊、出料螺旋的电机可设于过渡料仓外,能避免与物料接触,可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节省空间,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发明应用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 进料仓内,经布料螺旋搅拌后从物料流通口排入过渡料仓内并下落在水平传送带上,随着水平传送带和散料辊的转动,物料落在出料螺旋上并经出料螺旋传输后从排料口排出,本发明应用时经自动化处理使物料混匀,效率高,能避免采用人工铲料所存在的工人与物料频繁接触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问题。
(2)本实施例的搅拌杆连接有锯齿状的叶片,在叶片的作用下,能提升物料的混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过渡料仓,2、进料仓,3、水平传送带,4、布料螺旋,5、进料口,6、物料流通口,7、布料螺旋驱动电机,8、散料辊,9、出料螺旋,10、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力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力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9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