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中药外敷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9882.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翔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19/08;A61P29/00;A61K35/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骨髓炎 中药 外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中药外敷剂。
背景技术
慢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往往全身症状大多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另外,病灶骨及附近瘢痕组织内由于缺乏血液供应,身体抗菌能力及药力均难以达到,常有耐药菌株残留,使病情迁延反复,缠绵难愈,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西医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甚至会消灭人体内的正常细胞。临床实践证明,利用中药治,可避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疗效可靠,而且价格低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中药外敷剂。慢性骨髓炎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了病名和病因记载,至隋代《诸病源候论》称之为“附骨痈”、“附骨疽”沿用至今。该病的发病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患者体质素弱或病后体虚,余毒残留,兼之湿热内感,邪毒窜泛筋骨,以致气血壅滞,经络闭阻不通,郁而蚀骨;或是内热炽盛,火毒深窜入骨,壅滞不行,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蕴脓腐骨;或肾中精气不足,阴寒之邪深袭,凝滞内郁,热而败骨;或寒湿之邪因人之虚,深袭伏结,郁久化热,湿热之邪凝滞经脉气血,化腐成脓而伤骨。在治疗中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为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春不见6-9份、鼻血雷1-3份、毛青叶3-9份、垂果南芥4-8份、滚山虫3-6份、鸭脚木叶9-15份、紫金莲3-5份、爬树龙8-15份、石羊菜2-4份、空心花4-6份、通骨消9-24份。
优选的,春不见7份、鼻血雷2份、毛冬青叶6份、垂果南芥6份、滚山虫4份、鸭脚木叶12份、紫金莲4份、爬树龙12份、石羊菜3份、空心花5份、通骨消16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按传统制作工艺制成药膏。
方中:春不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鼻血雷清热解毒、止痛;毛冬青叶活血通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垂果南芥清热解毒、消肿;滚山虫接骨止痛、舒筋活血、消肿散瘀;鸭脚木叶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紫金莲接骨、化瘀生新、活血止血;爬树龙接骨续筋、散瘀活血、除湿消肿;石羊菜接骨、消肿散瘀、凉血解毒;空心花接骨、消肿、生肌去腐;通骨消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止痛;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抽取2011年~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96例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在1个月~14年间;对照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4.5岁。病程在2个月~15年间;所有病例既往均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或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反复发作史,局部表现有疼痛、脓肿、流脓、窦道等症状,X线检查均有骨质破坏、死腔或死骨及包壳形成,并有干骺端骨质减低透亮区。
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本发明中的中药外敷剂,即称取春不见7g、鼻血雷2g、毛冬青叶6g、垂果南芥6g、滚山虫4g、鸭脚木叶12g、紫金莲4g、爬树龙12g、石羊菜3g、空心花5g、通骨消16g,采用传统制作工艺制成药膏,常规外科处理病灶后超过病灶面积贴敷,外用绷带保护固定,每隔六天换一次药,五次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和几丁糖联合使用,按治疗组治疗三个疗程后两组观察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国内普遍采用的四级标准。优:症状消失,窦道愈合,X线检查提示病变骨组织趋于正常;良:窦道愈合,症状基本消失,X线检查提示病灶基本愈合;可:症状基本消失,X线检查提示窦道未能完全闭合,偶有渗出物;差:症状未消失,窦道未闭合,X线检查提示病变组织未能好转。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结果,治疗组:优29例,占60.4%;良12例,占25.0%;可5例,占10.4%;差2例,占4.2%;总优良率达85.4%。对照组:优19例,占39.6%;良14例,占29.1%;可8例,占16.7%;差7例,占14.6%;总优良率达68.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翔军,未经王翔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9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艾条
- 下一篇: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