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环规铸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0054.1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3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兆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铸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环规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环规也叫校正环规,是用于校正量具的不足的一种具有特定尺寸及属性的圆环,环规按照外观上可以分为:光面环规也叫光环规、螺纹环规、平行螺纹环规等;按照用途以及制造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标准环规、SK标准环规、德国标准环规、管用环规等;按照制造材料的不同亦可有陶瓷环规以及金属环规之区别,环规不独立使用一般是配合量具一起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环规在生产时,通常需要先铸造然后在加工,通常在铸造时,采用人工手持一个一个进行浇铸,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环规浇铸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环规铸造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环规浇铸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环规铸造效率较高,铸造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环规铸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模具,所述模具为长条状,所述模具上表面设有N个凹槽,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凹槽的尺寸与环规的尺寸匹配,所述N个凹槽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模具侧面设有一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上设有熔融金属溶液池,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底部设有排液孔,排液管前端与所述排液孔连接,所述排液管后端位于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外部,所述排液管的后端位于所述排液管前端的下方,支架一端与所述排液管中部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外壁连接,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中部设有电加热棒,旋转轴一端穿过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内壁与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内的螺旋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熔融金属溶液池外的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加热棒、所述电动机均与电源连接,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水阀。
其中,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为长方体状。
其中,所述螺旋桨采用木材制成。
其中,所述支架采用角钢制成,所述支架表面涂有防锈漆。
其中,所述模具的高度小于所述排液管后端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高效环规铸造装置设计为包括:模具,所述模具为长条状,所述模具上表面设有N个凹槽,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凹槽的尺寸与环规的尺寸匹配,所述N个凹槽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模具侧面设有一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上设有熔融金属溶液池,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底部设有排液孔,排液管前端与所述排液孔连接,所述排液管后端位于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外部,所述排液管的后端位于所述排液管前端的下方,支架一端与所述排液管中部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外壁连接,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中部设有电加热棒,旋转轴一端穿过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内壁与所述熔融金属溶液池内的螺旋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熔融金属溶液池外的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加热棒、所述电动机均与电源连接,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水阀的技术方案,即将加热后的熔融金属溶液装在熔融金属溶液池内,熔融金属溶液通过排液管排到凹槽内进行浇铸,当浇铸完一个凹槽后,利用电动小车在导轨上移动,进行下一个凹槽内环规的浇铸,无需过多的停留和人工手持浇铸,可流水线式浇铸,效率较高,且开始浇铸后打开电动机带动旋转轴转动,利用旋转轴带动螺旋桨转动,搅拌熔融金属溶液,以及利用电加热棒进行加热,防止熔融金属溶液凝结,保障了浇铸效果,利用支架对排液管进行支撑,利用水阀可以对熔融金属溶液的排放进行管理,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环规浇铸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环规铸造效率较高,铸造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高效环规铸造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高效环规铸造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模具,2-凹槽,3-导轨,4-电动小车,5-熔融金属溶液池,6-排液管,7-支架,8-电加热棒,9-旋转轴,10-螺旋桨,11-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环规铸造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环规浇铸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环规铸造效率较高,铸造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兆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兆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0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