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声场环境中降低柴油机尾气悬浮颗粒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0283.3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亚继;乔正辉;董卫;王永兴;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0 | 分类号: | F01N3/00;F01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场 环境 降低 柴油机 尾气 悬浮 颗粒 方法 | ||
1.一种在声场环境中降低柴油机尾气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柴油机燃烧室排出的高温尾气(1)包括悬浮颗粒物(11)、易液化的气体组份(12)和其它气体组份(13);将高温尾气(1)经散热器(2)冷却后成为未结露的中温尾气(3),再将中温尾气(3)引入耦合有冷却系统(4)的能够产生强声驻波且水平放置的声波导管(5),对中温尾气(3)进行冷却降温过程(41),中温尾气流经位置的冷却温度微低于流经该位置的尾气中易液化的气体组份(12)的露点温度,易液化的气体组份(12)液化为微粒直径很小的悬浮液体颗粒(121),在声力(51)、惯性力、布朗运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各种悬浮颗粒物之间相互接触,悬浮颗粒物(11)以悬浮液体颗粒(121)为粘附剂成长为不易破碎的干燥大颗粒(111);在重力作用下,干燥大颗粒(111)沉降在声波导管内壁上;在声力(51)和重力作用下,在声波导管内壁上沉降的干燥大颗粒(111)迁移到颗粒聚集室(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声场环境中降低柴油机尾气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降温过程(41)满足声波导管(5)的内壁干燥并且无液滴附着的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声场环境中降低柴油机尾气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体颗粒(121)的直径小于0.1μm;所述气体组份(12)的液化温度为18-70℃;所述声波频率0.1kHz-5k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声场环境中降低柴油机尾气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声波导管各横截面上,悬浮颗粒物(11)的数量多于悬浮液体颗粒(121)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声场环境中降低柴油机尾气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导管(5)位于冷却系统(4)内;所述冷却降温过程(41)的降温强度随烟气在声波导管内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强;声波导管中烟气的流动方向与驻波声场的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声场环境中降低柴油机尾气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的冷源是外界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在声场环境中降低柴油机尾气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导管(5)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内径小于声波的半波长;烟气从声波导管的上部引入和引出;声波导管两端具有通声隔气挡板(7),烟气进出口位于通声隔气挡板之间,声波导管和通声隔气挡板组成一个通过烟气进出口和沉降颗粒引出口与外部相连的半封闭区域,通声隔气挡板之间的声波导管的长度大于声波的半波长;所述颗粒聚集室(6)位于声波导管底部的下方;所述沉降颗粒引出口位于声波导管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02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