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质酸修饰的包封美白成分的脂质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0762.5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0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胡春梅;刘艳;杜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艾尔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60;A61K8/67;A61K8/49;A61K8/14;A61Q1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修饰 包封美白 成分 脂质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质酸修饰的包封美白成分的脂质体,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美白成分10~30%,磷脂15~50%,胆固醇1~15%,脂质体表面正电荷控制剂1~10%,吐温‑80 5~15%,脂溶性抗氧化剂0.5~5%,透明质酸0.1~2%,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0.05~1%,冻干保护剂10~60%,水1~5%,以上各组分的总和是100%。该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先制备空白脂质体,用空白脂质体包封美白成分,然后经活化的透明质酸修饰即可得到。该脂质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冻干后脂质体粒径增大所导致的稳定性差、透皮吸收受阻等问题。该脂质体可以用于制备美白化妆品,渗透性好,美白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原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透明质酸修饰的包封美白成分的脂质体,本发明还涉及该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国内外美白化妆品市场日趋活跃,美白剂的开发研究不断深入,多种美白剂相继应用于化妆品,推动着美容护肤化妆品的发展。人们对皮肤美白的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从20世纪70年代借助物理性的遮盖美白向黑色素还原的生理性美白转变。这种美白剂能有效地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这种美白剂主要有熊果苷、曲酸及维生素C。
熊果苷又名熊果素,呈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萃取自熊果的叶子,是源于绿色植物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以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主要用于高级化妆品的制备。
曲酸又名曲菌酸、麴酸,是一种黑色素专属性抑制剂,它进入皮肤细胞后能够与细胞中的铜离子络合,改变酪氨酸酶的立体结构,阻止酪氨酸酶的活化,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它不作用于细胞中的其它生物酶,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同时它还能进入细胞间质中,组成细胞间胶质,起到保水和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目前已被配入各种化妆品中,制成针对雀斑、老人斑、色素沉着和粉刺的美白化妆品。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对除去后天性黑色素沉积有明显效果,并且具有抗氧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因此主要用于祛斑美白化妆品。
此类美白化妆品原料虽然美白效果显著,但是如果直接添加于化妆品中都存在一定的刺激性,而且透皮吸收能力不甚理想,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脂质体是由磷脂等类脂形成的双分子层的完全封闭的多层囊泡,其结构类似于细胞,可以包封稳定性差的物质,具有靶向、缓释可控和安全无毒的特点。脂质体作为多种物质的载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不仅可以改善原料的刺激性,同时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还可以帮助有效成分更好的渗透到皮肤中。
目前已有一些脂质体技术用于包封化妆品美白活性成分的报道,脂质体经冻干可以降低磷脂和活性成分的水解和氧化速度,但是冻干后脂质体易发生聚集,融合,从而导致冻干后的脂质体粒径比冻干前有所增大,粒径增大会导致脂质体稳定性变差,透皮吸收受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质酸修饰的包封美白成分的脂质体,解决现有技术中冻干后脂质体粒径增大所导致的稳定性差、透皮吸收受阻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透明质酸修饰的包封美白成分的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透明质酸修饰的包封美白成分的脂质体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明质酸修饰的包封美白成分的脂质体,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美白成分10~30%,磷脂15~50%,胆固醇1~15%,脂质体表面正电荷控制剂1~10%,吐温-805~15%,脂溶性抗氧化剂0.5~5%,透明质酸0.1~2%,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0.05~1%,冻干保护剂10~60%,水1~5%,以上各组分的质量总和是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艾尔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艾尔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0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