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0851.X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8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博;韩帅;王世君;吕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该阵列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以及公共电极;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栅线或数据线;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之上,所述公共电极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公共电极所在面上的正投影有重叠部分;并且,所述公共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正投影部分重叠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正投影之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且同层设置。该阵列基板可减轻对位等因素造成的数据线或栅线两侧串色不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由于功耗低、显示信息量大、易于彩色化、无辐射、无污染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液晶显示器包括相互对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例如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通过对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加载电压以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进而控制光线。平面转换(IPS,In Plane Switching)模式和高级超维场开关(ADS,AdvancedSuper Dimension Switch)模式液晶显示器是两种主流的水平电场型液晶显示器。
在ADS模式液晶显示器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分别设置在阵列基板的不同膜层中,通过同一平面内狭缝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以及狭缝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的液晶分子都能够产生旋转。
在IPS模式液晶显示器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位于阵列基板的同一膜层中,通过控制液晶分子在平面内转动实现亮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以减轻对位等因素造成的数据线或栅线两侧串色不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以及公共电极;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栅线或数据线;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之上,所述公共电极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公共电极所在面上的正投影有重叠部分;并且,所述公共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正投影部分重叠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正投影之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且同层设置。
例如,所述第一开口为封闭式开口。
例如,所述公共电极中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开口。
例如,所述第一开口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所述边缘为折线形或波浪形。
例如,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开口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尺寸。
例如,所述第一开口的沿所述公共电极所在面上形状包括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例如,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一信号线轴对称。
例如,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公共电极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公共电极所在面上的正投影有重叠部分。
例如,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所述栅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为所述数据线;或者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为所述栅线。
例如,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同层设置,所述公共电极包括多个条状子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多个条状子像素电极,所述条状子公共电极与所述条状子像素电极交替设置;或者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异层设置,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公共电极之上或者位于所述公共电极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0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致变色玻璃的驱动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配向膜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