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星上光学成像敏感器的自适应图像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1129.8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0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蓉;杨春河;陈朝晖;张威泰;王立;张洪华;王振华;侯莹;万丽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光学 成像 敏感 自适应 图像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预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向星上光学成像敏感器的自适应图像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嫦娥三号卫星利用光学成像敏感器在接近段进行粗避障,寻找安全着陆区域,以保证在悬停段精避障时能获取准确的安全着陆点。
针对光学成像敏感器拍摄的图像,嫦娥三号卫星所搭载的图像处理单元将对其采用一系列的图像处理。假如获取的图像过暗或过亮,将会对采用的基于灰度的障碍分析算法和基于灰度梯度的纹理识别算法的辨识度带来负面效果。
普通的光学成像敏感器的拍摄,固化了成像参数(曝光积分时间和增益系数),那么拍摄的图像的亮暗也是固定的。该成像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存在如下弊端:当光线很充足或很微弱的时候,所成图像就会过亮或过暗,且灰度较为平均,对障碍的识别是很不利的。
另外,粗避障时间短暂,客观上不允许手动调节成像参数,因此有必要采用自主调整成像参数的拍图方法,来获取灰度区分度较高的图像。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光学成像敏感器的自适应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面向星上光学成像敏感器的自适应图像预处理方法,能够提供亮暗合适、灰度辨识率高的图像,使得后续能够采用成熟的图像处理方法高效处理图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星上光学成像敏感器的自适应图像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利用光学成像敏感器获取原始图像;
2)将原始图像的每个像素由10bits压缩至8bits,得到新的图像F(u,v),使得灰度范围从[0~1023]变为[0~255];
3)将压缩后的图像F(u,v)间隔10个像素均匀采样,得到灰度图像G(i,j);
4)对灰度图像G(i,j)进行直方图统计,得到直方图函数Hist(g);
5)统计直方图函数Hist(g)中灰度值大于过亮阈值G1的个数Np;
6)根据直方图函数Hist(g),获得灰度均值Gmean、最小灰度值Gmin,最大灰度值Gmax;
7)根据灰度值进行自主曝光积分时间调节,其次数不超过4次,即总共进行自主曝光调节的预处理次数不超过5次;调整次数AutoExpNum的初值为0,若调整次数AutoExpNum小于4,则执行步骤8);否则,对于自主调节第4次的图像,即第5次预处理的图像,执行步骤11);
8)根据所得的灰度均值Gmean与过亮阈值G1、过暗阈值G0以及Np的值域范围,判断图像的亮暗程度;若Gmean≥G1且Np≥2000,则认为图像过亮,执行步骤9);若Gmean≤G0且Np≤500,则认为图像过暗,执行步骤10);否则,图像满足质量要求,置预处理成功标志,执行步骤12);
9)进行图像过亮调节;调整记录次数AutoExpNum加1,曝光积分时间参数减1,光学相机探头复位,重新启动拍图,返回步骤1);
10)进行图像过暗调节;调整记录次数AutoExpNum加1,曝光积分时间参数加1,光学相机探头复位,重新启动拍图,返回步骤1);
11)根据所得的灰度均值Gmean与全黑全白阈值比较,即若Gmean<2或Gmean>250则置预处理失败标志,丢弃该图像,不进行后续图像处理,退出本方法;否则置预处理成功标志;
12)使用预处理成功的图像进行后续图像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自适应处理方法通过简单的移位操作压缩图像,利用常规的灰度统计信息和经验阈值预估图像的亮度,高效快速地实现光学成像敏感器拍摄图像的亮暗调整,使得能对调节后灰度分明的图像采用成熟的图像处理方法高效处理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光学成像敏感器的自适应预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光学成像敏感器的成像数据为1024×1024×10bits,本发明的光学成像敏感器的自适应预处理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光学成像敏感器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1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