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1173.9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邵明栓;徐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02 | 分类号: | H01F7/02;G01D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海春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8 极磁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环,尤其涉及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磁环编码器技术。
背景技术
磁环编码器是近几年发展快速的一种位置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及其他精确位置定位的系统,尤其是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工业现场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磁环编码器的磁环,磁环外圈是均匀交替等间距的NS磁极,且磁极覆盖磁环的整个宽度,一般磁极宽度一般为1毫米、1.2毫米和5毫米,磁极对一般为2毫米、2.4毫米和10毫米,现有的磁环用来做磁环编码器的话,不能做出一圈一个物理Z相出来,只能出电子Z相,这样在应用磁化编码器时会丢失信号而得不到校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具有一个用于标识磁极的Z向校验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呈环状的基层、注塑成型在所述基层上的铁氧体层,该基层的内圈上依次着磁排布有64对NS磁极,所述64对NS磁极包括64个N单磁极和64个S单磁极,所述标识磁极为64对NS磁极中其中一个N单磁极和/或一个S单磁极构成,或者为两个N单磁极和一个S单磁极构成,或者为一个N单磁极和两个S单磁极构成,所述标识磁极的高度为64对NS磁极中其余单磁极高度的1.5~2倍,且所述标识磁极的高度等于基层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基层为304不锈钢冲压而形成的不锈钢钢圈。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钢圈的内径为180 mm。
优选的,所述铁氧体层的厚度为1 mm。
优选的,所述标识磁极的高度为64对NS磁极中其余单磁极高度的2倍。
优选的,所述64对NS磁极中每个单磁极的宽度为5m±0.05mm。
优选的,所述64对NS磁极着磁后的表磁为30-50MT。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128个单磁极中的其中一个N单磁极和/或一个S单磁极,或者两个N单磁极和一个S单磁极,或者一个N单磁极和两个S单磁极作为标识磁极,标识磁极的高度设计为其他单磁极高度的2倍或者1.5倍,将这个超高的磁极作为标识磁极,从而编码器工作可时刻检测这个校验用的标识磁极,避免了传统方式出现的信号丢失造成的失真现象。另量产后,磁环宽度和容易控制,且可以减少磁环制作成本。相较于传统方式,本发明存在如下优点:1.完全解决磁环编码器一圈一个物理Z相的问题,这样应用过程中可对磁环编码器丢失信号进行检测。2.工艺成型和着磁都简单可靠,着磁后的磁极均匀,量产稳定性好。3.钢圈为不锈钢,导磁率低,不会对磁极产生的磁场有畸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带Z向的128极磁环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铁氧体层、3-N单磁极、4-S单磁极、5-标识磁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带Z向的128极磁环包括呈环状的基层1、注塑成型在基层1上的铁氧体层2,该基层1的内圈上依次着磁排布有64对NS磁极,64对NS磁极包括64个N单磁极3和64个S单磁极4。本发明采用了5个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标识磁极为64对NS磁极中其中一个N单磁极构成。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标识磁极为64对NS磁极中其中一个S单磁极构成。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标识磁极为64对NS磁极中其中一个S单磁极和一个N单磁极构成。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标识磁极为64对NS磁极中其中两个N单磁极和一个S单磁极构成。实施例五如图6所示,标识磁极为64对NS磁极中其中一个N单磁极和两个S单磁极构成。标识磁极5的高度为64对NS磁极中其余单磁极高度的1.5~2倍,且标识磁极5的高度等于基层1的高度。上述的基层1为304不锈钢冲压而形成的不锈钢钢圈,该不锈钢钢圈的内径为180 mm。上述的铁氧体层2的厚度为1 mm。
上述的标识磁极5的高度为64对NS磁极中其余单磁极高度的2倍时,效果达到最佳。上述的64对NS磁极中每个单磁极的宽度为5m±0.05mm,64对NS磁极着磁后的表磁为30-50M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1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