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2076.1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0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清;高培军;王红梅;陈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源兴纳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4;A61L15/18;D04H1/4382;D04H1/46;D01D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抗菌剂 藻酸盐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敷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优良抗菌性能、可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再生和吸收创面渗出液的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作生活运动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创伤。创伤、烧伤或溃疡后的皮肤伤口的易产生渗出液、脓液、毒素及毒性产物等,其中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炎症因子、蛋白酶和自由基等,这些有害物质若常期停留在皮肤表面都会减缓伤口的愈合。研究表明在创面处于维持湿润环境有利于创伤的愈合,所以一个理想的创伤敷料应该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快速止血和防止感染的特点,并且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
当受伤时,往往会选用抗菌敷料,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敷料可以达到抗菌消炎效果,但很多仍然存在对伤口和创面修复愈合慢等缺点。目前,抗菌剂在藻酸盐敷料的应用,现有技术已有,例如:中国专利00112519.2公开了一种银锌组合物抗菌剂,通过氨基酸银和氨基酸锌,以及其分解生成的金属银、氧化锌组成抗菌剂的抗菌性主体材料。此项技术虽将银和锌组合为抗菌剂,但其银浓度低,所以其抗菌性能受到限制;还有利用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锌用于敷料中的,但是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无法使用且抗菌效果有待提高;还有利用挡海藻酸钠水溶液通过喷丝孔挤入硝酸银水溶液形成海藻酸钙银纤维有很强的抗菌性能,但是由于银离子有很强的氧化性,这种纤维遇光后很容易变黑,影响了产品的外观。美国Milliken公司生产的AlphaSan RC5000是一种含银的磷酸锆钠盐。这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材料,银的质量分数为3.8%。由于AlphaSan RC5000的颗粒很细,当与海藻酸钠溶液在高剪切下混合时,这些细小的颗粒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粘稠的纺丝溶液中,这样形成的纤维中均匀地分布着含银颗粒,而且纤维即使在用Y射线灭菌后也能保持其白色的外观,同样其含银浓度低,其抗菌性能受到限制。
市场上敷料载银一般采用纤维制成品通过浸渍、涂布、喷涂、吸附的方法附着到医用敷料上,再加工过程增加了工艺、人力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医用敷料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抗菌性能、可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再生和吸收创面渗出液的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经纺丝制备而成:
复合银锌抗菌剂0.4-1.4份
纯化水84.6-95.6份
藻酸盐4-14份。
本发明所述的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其中,所述复合银锌抗菌剂由银化合物、锌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制备而成,该复合银锌抗菌剂中含有以质量分数计的银有效含量为10%-20%,锌有效含量为20%-40%。
本发明所述的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其中,所述复合银锌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银化合物、锌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将三者混合均匀,置于瓷皿中;(2)然后放入高温炉内1000℃灼烧1-3小时;(3)冷却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混合均匀,即得复合银锌抗菌剂。
本发明所述的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其中,所述银化合物选自Ag2O、Ag2O2、Ag2CO3、Ag2C2H3O3和Ag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锌化合物选自ZnSO4、Zn(C2H3O2)2、ZnO、ZnCO3、Zn(OH)2、ZnSO4·6H2O和Zn(C2H3O2)2·6H2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惰性载体为纳米级的碳酸钙、水滑石、二氧化钛、膨润土、硅藻土、微粉硅胶、海泡石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其中,所述藻酸盐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海藻酸丙二醇酯、海藻酸钙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含复合银锌抗菌剂的藻酸盐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源兴纳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源兴纳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2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生物活性的外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胃内pH检测微丸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