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融管理网络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2215.0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5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勇;吴杰;尹留志;镇磊;卢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兆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兆尹安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张祥骞,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融 管理 网络 系统 数据库 备份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金融管理网络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一致性的数据库是指数据处理响应完成了的数据库,例如:一个会计数据库,当它的记入借方与相应的贷方记录相匹配的情况下,它就是数据一致的,所谓实时的数据库就是指所有的事务全部执行完毕后才响应,如果一个正在运行数据库管理的系统崩溃了,而对事务的处理结果还存在缓存中而没有写入到磁盘文件中,在这种情况下,当系统重新启动时,系统数据就是非实时性的。而金融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库则要当此灾难发生后能够恢复数据库时以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如何设计出一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方法,使其在系统崩溃的条件下也能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实时性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库无法在系统崩溃的条件下保证数据库一致性和实时性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金融管理网络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金融管理网络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库的创建,建立数据库备份统一格式和规范;
建立日志备份文件缓冲池,以逻辑时间轴B为基础建立备份文件缓冲池;
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在时间周期内进行数据备份操作;
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恢复备份数据。
所述数据库的创建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数据库的组成结构,数据库包括主文件组、辅助文件组和日志文件;
设定数据库和日志备份文件的备份周期T;
建立数据库的实际时间轴和逻辑时间轴,实时时间轴A以实际时间为准,逻辑时间轴B以备份周期T的时间为准,B={t0、t1、t2…tn}。
所述数据库备份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库以备份周期T为时间间隔进行数据库映象备份,产生日志文件并存储在当前备份周期T的数据库中,在逻辑时间轴上对此日志文件进行时间标注t0;
在第二个备份周期T+1,判断当前数据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处于正常状态,则继续进行数据库映象备份,产生第二个备份周期T+1的日志文件并存储在第二个备份周期T+1的数据库中,在逻辑时间轴上对此日志文件进行时间标注t1;
若处于非正常状态,根据缓存中第二个备份周期T+1内所收到的数据,建立日志备份文件,将此日志备份文件存入日志备份文件缓冲池,在逻辑时间轴上对此日志备份文件进行时间标注t1。
所述数据库恢复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n个备份周期T+n,判断当前数据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处于非正常状态,则继续建立日志备份文件;
若处于正常状态,数据库在逻辑时间轴上进行时间定位,找到日志备份文件缓冲池中的第一个日志备份文件;
数据库回滚数据,对日志备份文件缓冲池中的第一个日志备份文件进行读取,并按逻辑时间轴进行数据库的数据恢复,直至处理完上一个周期tn-1的日志备份文件;
清空日志备份文件缓冲池;
将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时间轴的时间标记与实际时间轴进行标定。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金融管理网络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系统崩溃重启时,重新调取缓存中未存储的数据文件,并将回滚存入数据库。通过利用数据库和日志备份文件缓冲池对日志文件的保存,形成一份连续日志,记录了整个将做事务和完成事务的操作流水。当需要修复损坏的数据库时,数据库系统重新应用这些日志,那些在系统崩溃时处理结果还存在缓存中的已接受事务会被回滚,结果会存放到磁盘文件中,消除它所带来的对其他数据的影响。本发明保证了数据库的存储稳定性,提出了故障、脱机状态下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适用于高稳定性要求的金融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金融管理网络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兆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兆尹安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兆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兆尹安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2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CBA除尘提示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数据库恢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