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版权加解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2565.7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胜;郭宏斌;何传柱;葛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G06F21/1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版权 解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版权加解密方法,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电子文件已成为主要的信息载体。而电子文件易复制、易扩散的特性,使得数据版权陷入难以管理的境地。对于传统的纸质资料,可以直接在资料上注明版权信息,且在传阅过程中通过制度化的申请、审核、回收对资料进行控制,防止资料被恶意传播出去,且资料的版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对于电子文件,可能被复制多个副本传播给他人,或者无限制的使用、打印、篡改,甚至非法在数据中插入个人信息作为版权标志,使得版权所有者的权益受到极大侵害。如何对电子文件进行版权管理,成为目前信息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是指数字化内容在生产、传播、销售、使用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技术工具。DRM的目标是运用技术手段遏制盗版,保护数字化内容的知识产权,保证数字化产品市场销售渠道的畅通,保障作者、出版商、分销商的利益和用户的合法使用权力,从而求得各方利益的实现与平衡,促进电子出版业的繁荣。
当前,世界IT企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纷纷加入DRM技术的研发、使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DRM技术主要应用在两大领域:一类是电子书及电子文档,如Apabi、EBX、AdobePDF、MicrosoftReader;另一类是视频与音频流媒体,如WindowsMedia、RealNetwork、Quicklime等。一般地,DRM主要通过给数据添加版权信息,并将数据专为特定的格式。
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信息)与一串数字(密钥)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可通过适当的密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讯安全。数据加密的常用方法通常有三种:单向加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
数字签名的基础是密码技术,其大致思想就是在传输文件(明文或密文)的同时附带一个“签名”,这个“签名”是用此文件作者的密钥把文件或者由其产生的一段文档加密而得。其中采用的加密算法大致分为两类,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中使用的一对密钥本质相同,所以通信前双方必须通过安全途径交换密钥,否则任何一方的密钥泄露,另外一方也毫无安全可言。同时,其密钥的管理随着用户的增加呈平方级数增长。而非对称加密使用的一对密钥(公共密钥和私有密钥)互不相同且不能由一个推出另外一个。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的数字摘要签名,将其发送给对方时,如果对方能够使用发送者的公钥来验证信息,他就能确定信息是从你那里发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数字版权加解密方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字版权加解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版权数字信息提供方生成分别用于加密和解密的随机公钥和随机私钥,将原始数字信息内容通过所述随机公钥进行加密形成加密数字信息内容,并发送至版权数字信息使用方;
步骤B、版权数字信息提供方对版权数字信息使用方进行授权验证,验证通过则执行后续步骤,验证不通过则终止;
步骤C、版权数字信息使用方采集自身的身份识别硬件信息并发送至版权数字信息提供方,版权数字信息提供方依据所述身份识别硬件信息对随机私钥进行加密并发送至版权数字信息使用方;
步骤D、版权数字信息使用方使用所述身份识别硬件信息对随机私钥进行解密,并使用解密后的随机私钥对所述加密数字信息内容进行解密还原成原始数字信息内容进行内容的浏览或播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具体优选,所述步骤B中版权数字信息提供方对版权数字信息使用方进行授权验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生成RSA密钥:公钥ke=(e,n),私钥kd=(d,n);
步骤B2、利用函数将明文消息转化为16进制数字即消息摘要;
步骤B3、数字签名的实现:用私钥d对消息摘要进行加密计算;
步骤B4、验证数字签名:用公钥e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计算,得到的解密结果与步骤B2计算出的消息摘要比较,如果两个消息摘要一样则签名成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2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