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燃锅炉组合脱硝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2824.6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0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别如山;范军;万显君;宋兴飞;纪晓瑜;陈佩;李鹏坤;房点;顾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F23J15/02;F23J15/06;F23L7/00;F23L15/00;B01D53/78;B01D53/56;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组合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层燃锅炉组合脱硝装置,包括气化室(2)、炉膛隔墙(3)、烟气通道(12)、炉排(13)、炉膛前拱(14)、炉膛(17)、喷嘴(19)、带加速段的卧式旋风分离器(20)、对流排管(21)、省煤器(22)、空气预热器(23)、送风机(24)、再循环风机(25)、除尘器(26)、引风机(27)、回料阀(29)及六个风室;所述六个风室分别是气化风室(5)、第一风室(6)、第二风室(7)、第三风室(8)、第四风室(9)及第五风室(10);
其特征是:所述炉膛(17)内的前下部设有气化室(2),气化室(2)由炉膛前拱(14)、炉膛隔墙(3)及炉膛两侧墙围成,炉膛隔墙(3)上设有多个煤气出口(4),气化室(2)通过所述多个煤气出口(4)与炉膛(17)下部主燃区(1)相通,炉排(13)下方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气化风室(5)、第一风室(6)、第二风室(7)、第三风室(8)、第四风室(9)及第五风室(10),所述气化风室(5)设置在气化室(2)下方,所述第一风室(6)和第二风室(7)设置在炉膛(17)下部主燃区(1)下方;位于炉膛前拱(14)上方设有二次风口(16);炉膛(17)的出口与所述带加速段的卧式旋风分离器(20)的入口连通,带加速段的卧式旋风分离器(20)的入口处设有所述喷嘴(19),带加速段的卧式旋风分离器(20)的底部通过所述回料阀(29)与炉膛(17)下部主燃区(1)连通,带加速段的卧式旋风分离器(20)的出口与所述对流排管(21)的入口相通,对流排管(21)的出口与所述省煤器(22)的入口连通,省煤器(22)的出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23)的入口连通,空气预热器(2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除尘器(26)的入口连通,除尘器(26)的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再循环风机(25)和引风机(27)的入口连通,再循环风机(25)的出口与设置在炉排(13)下方的所述烟气通道(12)的入口连通,烟气通道(12)与第一风室(6)及第二风室(7)相通,所述送风机(24)的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每个风室的进风口(11)及二次风口(1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燃锅炉组合脱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炉排(13)为链条炉排或往复炉排,所述炉膛隔墙(3)下表面与链条炉排上表面之间的间距H1=450~550mm,所述炉膛隔墙(3)的后侧面的竖直延伸面与往复炉排上表面的相交线至炉膛隔墙(3)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H2=450~5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燃锅炉组合脱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炉膛(17)的出口处位于带加速段的卧式旋风分离器(20)下方设有折焰角(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28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