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面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2982.1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蕾;黄武建;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绿宝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面 复合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面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肥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途径有两个,即根和叶。作物主要通过根吸收土壤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植物生长发育,除根系之外,作物还可以通过茎叶(尤其是叶片)吸收养分,在作物生长期间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作物的根外营养,向除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吸收体表面施肥的措施一般就是叶面施肥。
叶的构造与根不同,叶片有三种途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是通过主要分布于叶面的气孔;二是叶表面角质层的亲水小孔;三是通过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向根系表面一样,通过主动吸收把营养物质吸收到叶片内部。因此,叶片与根系一样,对营养物质叶具有选择吸收的特点,也是作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途径。
目前市面上的叶面肥主要有无机营养型、调节型叶面肥、生物型叶 面肥、复合型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这些叶面肥的功能主要是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调节作物生长等,但是这些叶面肥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例如,无机营养型叶面肥同化学肥料一样在植株体内有较多的残留;生物型叶面肥吸收速度慢,喷施条件苛刻且稳定性差; 腐殖酸可以引起肺癌;氨基酸类叶面肥抗病虫能力较差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一种叶面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极易被农作物吸收的营养元素,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并改善品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叶面复合肥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甲叉琥珀酸10-20份、无机肥料2-10份、湿润剂1-2份,分散剂1-2份,ε- 聚赖氨酸2-10 份、生物发酵菌剂0.1-0.25份,水50-75份。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所述的无机肥料采用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钾、硫酸钾和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所述的湿润剂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失水山梨醇、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所述的分散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聚羧酸盐、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所述的生物发酵菌剂中含有圆褐固氮菌2.5亿/ml、巨大芽孢杆菌3亿/ml、乳酸杆菌3亿/ml、溶磷菌3亿/ml、酵母菌 5亿 /ml、枯草芽孢杆菌3亿/ml、光合菌8亿/ml、侧孢芽孢杆菌5亿/ml。
上述叶面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先将甲叉琥珀酸10-20份、无机肥料2-10份、湿润剂1-2份,分散剂1-2份,ε- 聚赖氨酸2-10 份、水50-75份充分搅拌混合后加入生物发酵菌剂0.1-0.25份,离心混合即可。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离心混合的离心转速不能大于1000r/min。
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显著增加农作物叶面光合强度,增加农作物叶绿素成份,增加农作物的抗逆性。本发明中的甲叉琥珀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蛋白质,并含有植物所必须的氮、钾,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还参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对防治植物生长缓慢,大斑病,失绿症,赤枯病等生理性病害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叶面复合肥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甲叉琥珀酸10份、无机肥料10份、湿润剂1份,分散剂2份,ε- 聚赖氨酸2份、生物发酵菌剂0.25份,水50份。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所述的无机肥料采用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钾、硫酸钾和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所述的湿润剂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失水山梨醇、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所述的分散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聚羧酸盐、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叶面复合肥料,所述的生物发酵菌剂中含有圆褐固氮菌2.5亿/ml、巨大芽孢杆菌3亿/ml、乳酸杆菌3亿/ml、溶磷菌3亿/ml、酵母菌 5亿 /ml、枯草芽孢杆菌3亿/ml、光合菌8亿/ml、侧孢芽孢杆菌5亿/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绿宝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绿宝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2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