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耗无线组网通信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3461.8 | 申请日: | 2015-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4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翼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无线 组网 通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组网通信的方法和系统,系统中所有节点时钟保持与协调器时钟同步,设定一个通信周期,将此周期分为多个时间片,并由协调器为每级中转节点分配一个监听时间片和监听频道,且可以为第一级中转节点分配多个时间片;以进一步降低第一级中转节点的功耗,每个节点仅在自己的监听时间片内监听无线通信,其他时间则关闭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数据包由协调器选择好路径后,在下一级中转节点开启监听的时间片内发出,下级中转节点收到数据包后又在更一下级的开启监听的时间片转发,最后到达最终的节点;最终的节点在处理完数据后,在上一级中转节点又一次开启监听的时间片内发送的返回数据包,上一级中转节点又在更上一级中转节点又一次开启监听的时间片内转发上行数据包,最终数据包到达协调器,完成-次协调器与节点的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组网通信系统,特别适用于对数据量和通信延时要求不高,但对功耗要求苛刻的无线通信应用,比如无线抄表、低速数据无线采集等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一些无线通信网络中,对数据量和通信延时的要求不高,但对节点的功耗要求苛刻,一般要求用一节锂电池供电,连续工作数年。由于成本限制,其节点一般采用简单的无线半双工收发芯片。比如在无线水表、气表、热表的集中抄表系统中,通常在一个协调器管理数百甚至数千个节点,而这些节点位置较为分散,需要多级中转才能覆盖。
一般的,对于起中转作用的节点,需要一直保持无线监听,以准备随时转发数据,这使得其功耗大增。一种常用的做法是用有市电供电的节点作为中转节点,其他节点不提供中转功能的方式。但是这对现场施工造成很大的麻烦,因为很难选择地点安装这些中转节点并为其供电。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所有节点同步开启的方式,每个节点都可以提供中转功能,当在需要通信的时间内,所有处于节点间隔监听状态,当RSSI大于阈值时,节点持续监听一段时间以接收数据,否则进入休眠。而在不需要通信的时间内一直保持休眠状态。但此方法通常只能用于节点数量较少的场合,当网络中有大量节点时,协调器遍历完所有的节点需要很长的时间,造成较高级的中转节点无法进入低功耗模式。此时只能将无线通信的频率降到很低,比如每月一次,用于抄表应用。但由于通信频率太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将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的无线组网通信系统,使各级中转节点都能以很低的功耗工作,以降低网络的复杂度和施工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组网无线网络系统由一个协调器和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具有中转功能(下文中节点和中转节点者都指同一种节点,中转节点的描述只是侧重其中转功能),可以为不能直接与协调器通信的节点提供数据中转。
在这个无线组网通信网络中,所有节点时钟保持与协调器时钟同步,通信指令由协调器开始发出。在协调器通信直接覆盖范围的节点成为第一级中转节点,由第一级中转节点覆盖的远离协调器的节点组成第二级中转节点,通过第一级中转节点与协调器通信。以此类推,多级中转节点覆盖整个无线网络。
根据网络的规模和功耗的要求,设定一个通信周期(一般来说网络中转级数越多,功耗要求越高则通信周期越长)将这个通信周期分为多个时间片。为每级中转节点分配一个监听时间片,即同时只有同一级中转节点打开无线监听,这样当发生通信时只有少数需要通信的节点被唤醒。更进一步,可以为同一级中转节点分配不同的监听频道以减少每次通信时唤醒的节点数,进一步降低功耗。同时由于第一级中转节点都在协调器的信号覆盖之下,每次协调器发送数据时都将唤醒第一级中转节点,为降低第一级中转节点的功耗,采用为第一级中转节点分配多个时间片,以减少第一级中转节点被多余唤醒的次数。同理也可以为第二级及以下的节点分配多个时间片,但一般第二级及以下的节点被一个无线信号同时覆盖的可能小,所以一般只要分配一个时间片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翼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翼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3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