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身份认证的汽车遥控钥匙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3522.0 | 申请日: | 2015-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郭书超;陈师表;廖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B60R25/25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2005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身份 认证 汽车 遥控 钥匙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指纹和加密狗的多级身份认证解锁系统的认证方法及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卡加密锁是一种软件保护模型,工作原理为:将软件中部分代码经过编译,“移植”到加密锁硬件内部,并把软件中对应代码删除。终端应用软件的关键的代码和数据实现隐藏,关键代码放置到加密锁硬件中进行保护。在需要使用时,再从智能卡中将关键代码和数据取出并应用,从而实现整个软件全部的功能。达到了加密的安全等级的有效提高。目前的智能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将遥控器和发射器集成在车钥匙上,钥匙能发出红外信号,实现打开和关闭车锁及车门、行李箱、天窗等设备。二、汽车智能无钥匙进入系统简称PKE(PASSIVEKEYLESSENTER),采用了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车辆身份编码识别系统,将遥控系统和无钥匙系统融合,既保留了传统的整车电路保护,又实现了双重防盗保护,为车主最大限度的提供便利和安全。这两种方式实现的成本都不高,但是都无法实现身份的二次认证,仅凭汽车钥匙识别车主是不够安全的;另外也无法识别究竟是无意识的按压还是有意识的开锁,不能避免车子被无意识的打开的操作。因此,上述两种方案都不够安全。指纹识别系统,指纹的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在满足独一无二的情况下,携带非常方便。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进步,指纹识别速度快,准确度高,指纹的采集和判定效果很好,指纹采集和识别装置价格低廉,外观小巧,都为汽车钥匙集成指纹识别提供了方便。指纹作为人体的一部分,具有不易丢失,携带方便,无需记忆,指纹特征明显,具有重复性低,不易被盗等特点,将指纹识别作为安全认证是可靠的。市面上出现的指纹汽车钥匙,多是运用DSP或ARM处理的,功耗性和携带性都存在着不足。而且在处理临时借车时的考虑不周,不利于指纹钥匙的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身份认证的汽车遥控钥匙及其工作方法,克服现有的汽车遥控钥匙易误按按键解锁和临时借车使用不便的缺点。
一种多级身份认证的汽车遥控钥匙,其特征在于:在汽车解锁单元中加入身份认证单元,实现在不同模式下完成不同的身份验证;在模式零时,无需身份认证,直接可以使用遥控器打开汽车车锁,退变为普通汽车钥匙;在其他模式情况时,如果在指纹验证模式中,只需要经过指纹验证即可开锁;如果在加密狗模式下,只需要验证加密狗模式下,只需要验证加密狗即可开锁;如果在加密狗和指纹同时存在时,进入模式选择状态;包括以下模块,所有模块均与处理单元相连接;
a、处理单元模块:超低功耗的单片机为主体,用于完成模块b~f的数据请求和返回;
b、编码发射模块:实现发射请求解锁编码;
c、按键处理模块:主要包括按键预处理和键盘部分;
d、指纹处理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和指纹处理部分,用于指纹的采集和比较;
e、加密狗模块:用于提供验证加密狗的数据;
f、存储器模块:用于存储采集的指纹数据,为手机存储卡;
g、电源部分:用于以上各单元提供工作电源。
一种多级身份认证的汽车遥控钥匙,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钥匙旋转转轴内侧增加一个开关S1,将汽车开锁键变成透明材质,下面放置一个指纹识别和采集装置Finger1,侧面增加一个USB接口,通过PC机导入指纹数据,将加密狗模块和指纹处理模块同时应用时,可以设置是否取消身份认证选择,如果出现有人借车时,可以将加密狗加上,设置固定时间内无需验证,将钥匙转变为普通钥匙使用即可。
一种多级身份认证的汽车遥控钥匙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下按钮将钥匙打开;
步骤2,若应用指纹验证时,获取指纹传感器的指纹数据,使用专用的指纹处理对指纹进行处理;若使用加密狗验证时,获取加密狗,使用加密狗验证处理;
步骤3,根据步骤的处理,验证成功,则启动按键功能;
步骤4,处理单元接收步骤3的按键结果,决定是否向编码模块发送具体信号;
步骤5,编码模块接收到处理单元的编码指示后,启动发射模块,将向汽车发送控制信号,用于解锁汽车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未经九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3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