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管接头用纳米防水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3853.4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3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荣诚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65/04 | 分类号: | C08F265/04;C08F220/18;C08F2/44;C08K3/36;C08K3/22;C09D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215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管 接头 纳米 防水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防水技术,特别是一种新型水管接头用纳米防水薄膜。
背景技术
排水管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按材质可分为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由于一般所需输水距离较长,通常需要多根排水管或弯头衔接完成水流排送至指定位置,排水管与排水管之间,或排水管与排水弯头之间通常通过机械配合,再用防水胶带完成排水管的相互衔接,然而因排水管工作环境限制,这种防水渗漏方式在污水长期浸润和土壤覆盖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易腐蚀渗水,其维修更换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给生活、生产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中有许多提出防水涂料的专利,然而对于这种现场需现场完成连接的工件,防水涂料不易涂抹,效果不佳。
纳米防水技术是一种类似藕叶防水原理的技术,水分子的大小因不能穿过纳米材料的间隙形成滞留,起到防水作用。纳米防水技术因其持久保持的抗水能力已应用于服饰、电子产品和建筑器材等多个领域,其剂型上也有粉剂、泥剂等,还没有专利提出将其制成薄膜用于水管接头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水管接头用纳米防水薄膜,本发明采用纳米防水技术,新配方新剂型,使用方便,有效保证水管接头长期使用防水防渗,降低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水管接头用纳米防水薄膜,其中,其组成成分按质量份数计如下:
纳米二氧化硅20-35份、
纳米二氧化钛15-30份、
纳米氧化锌5-15份、
硅丙乳液10-25份、
丙烯酸丁酯5-10份、
助膜剂2-6份、
有机硅消泡剂1-4份、
十八烷基胺4-8份、
咪唑啉盐乙基丙烯酰胺盐1-2份、
石墨3-7份。
上述一种新型水管接头用纳米防水薄膜,其中,所述石墨为抗静电石墨粉。
上述一种新型水管接头用纳米防水薄膜,其中,所述助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上述一种新型水管接头用纳米防水薄膜,其中,优选的,其组成成分按质量份数计如下:
纳米二氧化硅31份、
纳米二氧化钛26份、
纳米氧化锌12份、
硅丙乳液23份、
丙烯酸丁酯7份、
助膜剂4份、
有机硅消泡剂2份、
十八烷基胺7份、
咪唑啉盐乙基丙烯酰胺盐1份、
石墨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三种纳米级无机粉末即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作为主材,结构上呈絮状和网状的准颗粒结构,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的特点,可增强支撑纳米防水薄膜的纳米材质特征,可改善悬浮稳定性、触变性、耐候性、耐洗刷性等;以硅丙乳液和丙烯酸丁酯作为底溶剂,具有耐水、耐酸、耐碱、抗沾污性,使胶膜致密,坚韧、硬度高、抗水白化性极好;助膜剂和有机硅消泡剂保证主材在底溶剂的分散具有均匀和致密型,同时易于成膜;整个薄膜兼具纳米防水特性和一定防腐、强度性能。
本发明以十八烷基胺、咪唑啉盐乙基丙烯酰胺盐、和抗静电石墨粉制成抗静电材料,喷涂于纳米防水薄膜表面,使薄膜具有优良抗静电性能,同时易于与水管接头表面形成紧密配合。
本发明采用新型配方,新型剂型,设计合理,使用方面,绿色环保,制成的纳米防水薄膜利用纳米防水材质特性,可有效保证水管接头长期使用防水防渗,减少维修更换,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水管接头用纳米防水薄膜,其制备过程如下:
(1)制备基础膜
①将质量份数为31份的纳米二氧化硅、质量份数为26份的纳米二氧化钛和质量份数为12份的纳米氧化锌,以15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30min得纳米主材;
②将质量份数为7份的硅丙乳液放入搅拌釜,逐渐加入质量份数为4份的丙烯酸丁酯,控制温度为63℃,以16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45min得底溶剂;
③取步骤(1)①所得纳米主材,逐渐加入到步骤(1)②所得底溶剂,控制温度为55℃,以22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5h,期间加入质量份数为4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质量份数为2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得膜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荣诚管业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荣诚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3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